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5-04 20:33 的文章

获评有奖!厦门青年“双百”人才建议人选公示

  厦门网5月4日讯(厦门日报记者卫琳、通讯员任肖帆)新时代由人才开创,尤其是奋发有为的青年人才力量引领时代发展。围绕我市“两高两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市委组织部、共青团厦门市委共同组织实施了厦门市第三批杰出青年人才和第五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评选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大力引才育才,积蓄动能。近日,经过组织申报、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现场核实等多道程序,11名第三批杰出青年人才和55名第五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建议名单已经出炉。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主办方通过本报启动为期五个工作日的公示。

资料图:青年英才“双百计划”已评选出21名杰出青年人才、207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图为去年的颁奖仪式。厦门日报记者黄嵘摄

  累计兑现三千余万 打造青年人才生力军

  海纳百川,招贤引才。我市自2013年出台青年英才“双百计划”,建立了针对青年人才引进、培育的专项人才政策,其中包括着眼于外地引进的“杰出青年人才计划”和着眼于本地培养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计划”两部分,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力度,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政策出台至今,共评选出21名杰出青年人才、207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累计兑现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入选人才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普遍成长为各自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例如,首批青年创业人才吴泽源创办的美图公司已成为走出国门的行业领先影像处理及社交平台,其影像及社区应用矩阵在全球超过18.8亿台独立设备上激活,月活跃用户超过2.82亿;首批青年创业人才卢竑岩创立的吉比特公司连续多年获得纳税大户荣誉,公司已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网络游戏内容提供商。

  青年英才“双百计划”秉持人才为先、尊重创新、支持创业原则,鼓励入选的青年才俊大展拳脚。近年来,先后有28人入选国家、省、市级人才计划,20余人获福建青年科技奖、厦门市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创新奖项,引领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形成一支生力军队伍。

  突出“三高”导向 挖掘创新创业人才

  第三批杰出青年人才和第五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评选重点关注我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科研院校等领域,挖掘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引领产业发展的杰出青年人才,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团市委会同市委组织部严格做好评审认定工作,进一步完善评选细则,包括将青年创新人才评选中的评审制改为认定考察制,参照2019年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对杰出青年人才和创新A类人才进行认定,将“三高”企业的技术骨干纳入创新人才认定标准,调整更强调公正性、衔接性和中心性。对青年创业人才和来自教育、卫生、文化的社会事业类青年创新人才采用评审制,评选程序由组织申报、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现场核实等多个环节构成;此外,这也是入选建议名单首次在媒体广泛公示,更加突出公平公开。

  此次入选建议名单的青年人才展现出高、精、尖的特点,七成建议人选来自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贯彻落实全市“三高”企业发展大会精神,重点扶持培育产业领头羊。其中,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建议人选中有42人来自非公企业,主要分布在软件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体现产业导向性。21名青年创业人才建议人选创办的企业营收规模均在千万元以上,有5家更是超过1亿元,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发挥共青团优势 服务人才成长发展

  在今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攻坚年”部署的新形势下,青年人才更是肩负着不凡的使命。通过此次评选,团市委积极为青年人才发展营造良好有利的环境,充分释放他们的潜能。

  记者了解到,团市委将在公示结束后,协调财政部门加快兑现政策奖励。引进在厦全职工作的杰出青年人才可获得50万元工作生活补助,并可申办“金鹭英才卡”,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按照认定标准分别可获得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扶持补助资金。

  据悉,近期厦门将推出“人才登鹭行动”,分层次分类型实施覆盖“金鹭、银鹭、青鹭、新鹭、飞鹭”的五大人才计划。其中,青年英才“双百计划”将提升为“青鹭”英才引育工程,聚焦在厦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密切联系、政治引领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年人才群体的激励吸纳。接下来,团市委将继续以“招商引资与项目攻坚建设”目标为引领,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青鹭”人才成长发展,引领带动青年人才集结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一线,营造“群鹭兴厦”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关于厦门市第三批杰出青年人才

  和第五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建议人选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