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23 04:40 的文章

6.8%不反映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

  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日前公布,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为40年来最低。对特殊阶段的经济数据,各方反应总体平稳,上证指数略微下降后逆势上扬的曲线,传递出市场对中国经济韧劲的充分信心。

  -6.8%当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来自市场的理性反馈,更说明全社会对GDP增速数字正在脱敏,看待经济发展的心态日趋成熟。诚如有论者所言,为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果断按下“暂停键”,GDP增速下滑在预料之中。“只要人都在,二季度加油干!”面对极端困难和极其严峻的形势,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实现率先突围。这样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也正是中国经济强势回归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看经济发展,既要看统计数据,更要看动态变化。当前,复工复产加速,一度被压抑的经济活力正在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从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看,3月份的回升势头已非常明显。在41个行业中,90%的行业当月增加值都比1-2月份加快,其中设备制造、医药、计算机等恢复尤为迅速。更亮眼的是,为应对疫情冲击,一系列深层变化正汇聚成新动能。比如,“云端”互动,线上经济方兴未艾;争当主播,线上“带货”助力销售逆袭。随着社会全面“重启”与更大力度的政策托举,这种向好的势头完全能够延续,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看经济发展,既要看短期波动,更要看长期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经济造成冲击,但决定长期发展的还是基本盘。从战略纵深看,中国市场规模大、成长快、潜力充裕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就要素支撑来说,我国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劳动力较充裕、人力资本不断积累,这些都能够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而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220类行业产量居世界第一,更是全世界唯一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既有基本面作为压舱石,又有各种积极因素叠加助力,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化危为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70多年的奋进征程也一再证明,“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3年“非典”冲击,再到2008年金融海啸,中国发展一路走来历经无数风雨,但每次都能把外部压力转化为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大考,而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无疑为恢复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战疫过程中,中国制度“一呼百应”的强大动员能力,中国人民风雨共担、团结自律的精气神,更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发展的稳健与可持续。经此一疫,TMT产业链中全球龙头企业反而更广泛看好中国就是明证。

  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面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只要我们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定必胜信心,凝聚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就一定能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实现防控与发展的“双胜利”。(范荣)

[ 责编:武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