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28 04:48 的文章

扶智推开致富窗 广东人才驿站助力脱贫攻坚

原标题:扶智推开致富窗 广东人才驿站助力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智,广东全省如何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引进人才成为关键。但是,想免费把高层次人才引入乡村地区,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现在却变成了现实。

  近年来,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成为困扰地方的问题,而“柔性引才”“人才驿站”式的服务方式正成为东粤西粤北贫困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目前广东14个地市共建成市、县(区)、镇(村)各级驿站364个,在当地骨干企业设置分站123个,建成配套服务基地153个,形成“总站+分站+服务基地”的布局,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全覆盖。通过“驿站进镇村”“专家请进门”“培训到地头”等方式,破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引才困局,有效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助推当地经济产业发展。

  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

  新技术带动本地居民增收3千余万

  柔性引才,成果转换,交流对接是人才驿站的主要功能。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引入专家人才开展技术攻坚,促进技术成果与贫困地区需求紧密联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引进人才,项目对接方面人才驿站可谓硕果累累。

  清远连山县人才驿站密切联系“陈嗣建育种创新工作室”团队,帮扶培养本地科技创新人才70名、持证上岗农业种植技工490名,每年组织600多家农户开展合同制种植2000多亩农田,生产优质杂交稻种子50万公斤,产值2000多万元,户均增收1.6万元。

  阳山县人才驿站引进9名蚕桑专家,组建技术研究团队,培养40名本土人才,通过技术创新改良切实解决了养蚕农户的技术性问题,造就了一大批户均5亩、收入2.5万元的专业养蚕村,带动本县及周边蚕区年增加收入3170.5万元,高效助推全县扶贫工作。

  送教上门授人以渔

  一年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4223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才驿站除了引才引智外,更成为扶智的重要载体之一。

  针对部分农户种植农产品操作不规范、技术不到位的情况,茂名分界镇人才驿站制定了智力扶贫挂钩安排表,围绕龙眼种植及加工、果菜和红烟种植等重点领域,对贫困户实施人才“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在果蔬生长的关键时节组织农技人才现场指导,促进贫困户增收增益。

  阳江人才驿站引入高技能人才,采取以工代训、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等方式,开展进乡镇、进社区等“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培训,帮助贫困人员提升知识技能。对参加技能培训专项帮扶的贫困劳动力,按每人每天不超过50元、每年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费补贴,提高贫困劳动力参训积极性。

  2019年,全省人才驿站共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4223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564人,专项技能帮扶培训3659人。

  精准对接精准脱贫

  人才驿站为贫困户铺设“致富路”

  人才驿站在当地,还充当着沟通对接桥梁作用。引进专家团队与项目助力当地企业发展,积极协调引导服务对象就地用工,优先吸纳本地贫困户,实现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共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