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26 04:01 的文章

鄉土人才泉涌特色產業興旺

四月的春風,吹綠一片片山坡、一壟壟田坎,大棚裡辣椒苗發出嫩綠新芽,煥發勃勃生機。

“這些綠油油的苗都是致富的希望。”鎮遠縣尚寨土家族鄉尚寨村村民張廷均告訴記者,現在,尚寨村土地已經全部改種經濟價值較高的辣椒,產值增加好幾倍。

張廷均是尚寨村第一批種植辣椒的農戶,2015年開始嘗試種植辣椒,至今已經種植20余畝,每年收入高達10余萬元,是村裡辣椒種植大戶。

“現在,不少村民看到我們種辣椒收入不錯,都紛紛前來‘取經’學習種植技術。”張廷均自信地說,現在,村裡隻要有空地的地方都種上了辣椒,產業規模越來越大。

一帶十,十帶百。通過“以致富能人為師”模式,尚寨村和周邊村寨的村民紛紛主動改種辣椒,涌現一批優秀的辣椒種植能手和大戶。2019年,尚寨土家族鄉培養有種辣椒能手31人,辣椒產量510余萬斤,銷往重慶、成都、遵義等地。

“在鄉鎮,‘以致富能人為師’模式還應用到中藥村、林下養殖等產業中,各項產業規模越來越大。”鎮遠縣尚寨土家族鄉經濟發展辦主任周定文說。今年,該鄉將通過該模式發展辣椒6000余畝、烤煙種植2850畝、中藥材種植2000余畝、林下經濟種植600余畝。

記者了解到,鎮遠縣針對群眾產業基礎薄弱、技能缺乏、思路不暢、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不僅實施“以致富能人為師”模式,而且推出“農技專家師帶徒”“駐村干部師帶徒”等模式,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產業發展工作,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提高產業發展規模,鎮遠縣實行鄉級農業技術骨干蹲點包村指導負責制,在各村醒目位置張貼專家信息,發放專家聯系小卡片,讓群眾一個電話就能找到專家,並要求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幫扶干部、網格人員組成產業服務隊,不定期召開群眾會、院壩會、“一對一”交流,將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成效進行宣傳引導。

同時,為充分發揮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作用,鎮遠縣堅持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開設“露天課堂”,邀請專家、種植能手開展技術實訓。2019年以來,鎮遠縣成立農技專家團隊114人,聯系指導12個鄉鎮110個村,其中,精准選派21名農業專家匹配30個深度貧困村,通過“一對一”或者“一對多”形式,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實訓,讓群眾掌握產業發展技能。

此外,農業服務中心農業技術骨干與村民們建立辣椒、烤煙等種植答疑微信群,農業專家實時為農戶答疑解惑,確保農戶都能掌握實用技能,並熟練運用到生產中來。去年以來,專家團隊共提供政策咨詢557項,解決技術難題283個,培養基層人才388人,公益服務4000余人次,帶出各類產業鄉土人才1384人。

如今,鎮遠縣通過“以師帶徒”模式,培養一批批致富能人和鄉土人才,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升級。目前,全縣發展烤煙5.29萬畝、花卉1.952萬畝、蔬菜15.15萬畝、精品水果7.33萬畝,養殖生豬16.78萬頭、肉牛2.93萬頭、肉羊4.59萬頭、生態禽141.91萬羽、肉兔8.67萬隻。(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李卓檬)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