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推出四大举措 确保完成“技能人才之都”年度任务
东莞阳光网讯 近日,市人社局召开了“技能人才之都”专项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去年以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和形势,研究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会上,莞城、东城、清溪三个人社分局分别交流了去年以来技能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和督办方案
据了解,会上还印发了《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2020年品质提升553专项行动方案》,计划通过更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年度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确保总体进度。方案提出围绕“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结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品质;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增强技能人才培养效用等3个方面,推进落实13项重点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东莞人社局同步制定了“技能人才之都”专项工作态势预警督办制度,以项目开展、工作进度、工作成效为审核重点,每季度开展一次工作评级,召开一次工作述评会,提前发现工作存在问题,对工作评级为缓慢、滞后的采取指导、整改、督办、约谈、考核等措施,确保专项工作各项任务按进度推进,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基本完成“1+10”政策体系
今年以来,东莞人社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推进“技能人才之都”专项工作,取得阶段进展。
基本完成“1+10”政策体系构建。近期印发了《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开发与认证试行办法》,《“工匠精英”技能人才引领计划实施办法》也将要出台,加上去年出台的8项配套子政策,“技能人才之都”1+10的政策体系构建基本完成。
加快推进“东莞标准”开发。出台《东莞市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和《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开发与认证试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同时发布《关于申报东莞市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开发与认证的公告》,截至目前,有27家单位申报113个开发项目;29家单位申报59个认证项目。培训标准体系建设是“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的核心环节,这项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在一定程度标志着“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将正式跨入快车道。
开展企业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类规范的网络培训平台,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已有信义玻璃、台达电子、嘉荣集团等127家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通过备案,培训一线生产和服务岗位职工近4万人。
东莞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线上适岗培训有2种培训方式,一种是企业自行培训。例如,石碣台达电子,该企业运用企业自身开发的培训系统来开展培训。目前该企业也是备案培训人数最多的企业,计划培训2434人,现已完成培训1983人,全部完成后预计将获得240多万元培训补贴。第二种是企业委托机构培训。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方式就属于这一种,该企业与广东智通职业培训学院合作,使用智通学院开发的线上培训系统,培训工业机器人等相关专业。

四大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
今年是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关键一年,东莞人社局计划以保数量、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用等四大措施为抓手,确保高质量完成“技能人才之都”年度任务。
(一)保数量,实施专项工作态势的预警督办制度。通过“任务分解、提前预警、分级督办、整改反馈”督办各镇街的任务数量完成,同时发挥人社系统作为专项工作牵头单位的作用,统筹协调,协同推进。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抓执行力建设。东莞人社局在研究制定年度具体实施方案的同时,一并印发预警督查方案,通过督查、督办,抓执行力建设,抓工作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