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17 06:54 的文章

拓陇原外事工作新格局 促“一带一路”建设共发展——访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朱继

拓陇原外事工作新格局 促“一带一路”建设共发展

——访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朱继君

采访、整理/杜永军 郭伟

  编者按:近两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目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通过成功举办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兰洽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等节会,着力强化外事统筹策划,不断加强各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展现了新气象,体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果。2020年,为更加全面地了解甘肃省在促进教育外事工作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方面的新思路与新举措,我刊专访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朱继君先生。

  一、着力提升对外交往层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切实推进国际友城工作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朱会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专访。首先,请您谈谈近年来甘肃省的外事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亮点。

  朱继君:地方外事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外事部门的渠道资源优势和职能作用,努力为我省对外开放贡献外办智慧和力量。成绩亮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着力提升对外交往层次。发挥我省“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区位优势,争取承办高规格国际会议,每年邀请、接待20多个外国高层次代表团访问甘肃。仅2016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就邀请到85个国家、5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95个代表团、1500多位中外嘉宾参会,50多位部长级官员和6位外国政要出席,有力配合了国家外交大局,有效提升了甘肃的国际影响力。

  二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紧围绕抢占“一带一路”建设“五个制高点”规划布局,借助外交部与地方外办“一带一路”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争取利用丰富的外事资源,积极服务和支持我省与沿线国家广泛开展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近年来我省成功举办“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论坛”等活动;促成我省在丝路沿线国家设立12个商务代表处,推动我省在海外建立6所孔子学院、8所岐黄中医学院、6个岐黄中医中心;倡议建立“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支持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与中亚国家编撰《友好交往史》,对外交流合作渠道不断拓宽。连续举办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文博会)、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兰洽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简称国际旅游节)、中国中医药博览会(简称药博会)已成为甘肃“走出去、请进来”的品牌节会。

  三是切实推进国际友城工作。研究制定新时代《甘肃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发展规划》,全力推动友城工作提质增效。同时,不断完善友城结构和布局,有针对性地加大友城缔结力度,全省已建立63对友城,其中省级26对、市县级37对。甘肃省国际交流员研习班已举办14期,截至目前,共有来自五大洲66个国家的335名学员参加研习。

  四是全力服务对外开放平台。利用外事资源和渠道着力提升兰州新区的开放水平,全力服务“陆海新通道”和我省三大国际空港、三大国际陆港及开发区建设。

  五是不断提高外事服务能力。科学统筹因公临时出国工作,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走出去”,优先保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推动友城务实合作的团组。加强与境外高校、智库和商业协会的沟通联系,积极为我省企业牵线搭桥、捕捉商机,并强化全省涉外人才培训力度,探索建立外事人脉资源信息库,增强地方外事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总体外交和本省经济社会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意义重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在其中应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