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14 23:36 的文章

【地评线】东湖评论:多措并举涵养人才“蓄水池”

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打出了一揽子招才引智政策组合拳——送补贴、送户籍、送房子。近日,“疫后重生”的武汉市江夏区求贤若渴,拿出“招才大礼包”。区委书记王清华向海内外人才发出诚挚邀请:我们翘首以盼,许你一世芳华!4月14日,该区举办首场线上高层次人才招聘会。

知人善任,唯才所宜。精准纳贤是招才引智的基础,要辨识好核心人才、通用人才、独特人才、辅助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结构,既要重视名校的高精端人才,也不能忽视各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广纳英才的过程中,政府还要根据企业需求指定引才计划,加强与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确保人才引进精准到位。例如,江夏区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业、光电子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等产业具备优势,则要重点做好这几类人才的引进工作。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才能用好人才,使才尽其用。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是造就人才成长的沃土,是催生人才辈出的动力,也是调动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各方面积极性,培养基础牢固,技能扎实,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适应现代发展的人才,形成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利用武汉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优势,采取组织培训、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同时促进高层次人才在“编制内外”之间的合理流动、相互促进,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要关注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脱节的“短板”,建立有效的融通渠道,真正做到“需,学、研、用”的融合对接。

筑巢引凤,为留住人才做好保障。通过对关键问题的重点突破,真正构建起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政府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搭建平台为人才提供优质工作、生活环境,为他们创造便利优越的居住、医疗、交通等条件,以利于他们专心“奔事业”。如江夏区拿出了最好的地块兴建了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拎包入住,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为人才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创业工位和创业补贴,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建设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基地,促进高端人才“带土移植”。只有这样,在好政策的指引下,不仅能引进更多的人才,也会留住更多的骨干,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疫后重生,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多措并举涵养人才“蓄水池”,创造最优条件,搭建最好舞台,激发人才优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