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08 18:00 的文章

2020年合肥市就业人才中心十项重点工作

1.积极搭建平台,助力实现稳就业

坚持把稳就业摆在一切工作首位,积极搭建就业平台,统筹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和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共同促进就业。加快推进“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合肥市场”建设,为我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服务;丰富“中国·安徽人才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功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类服务;做好“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就业创业服务新举措;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整体水平提高。

2.推进见习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

持续推进我市“三年六万青年见习计划”,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加强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做好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管理和就业帮扶跟踪服务;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上办公进程,实现远程服务、上门服务、窗口服务“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就业人才专项服务活动;通过“启明星”职业指导、高校毕业生招聘暨人社厅局长进校园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职场规划、素质测评等服务。

3.坚持需求导向,打造服务品牌

继续坚持需求导向,为各类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着力打造“爱在江淮、乐业合肥,才聚庐州、创业合肥”就业服务品牌,以有效的举措稳定和扩大就业。按照国家人社部“10+N”和省“2+N”专项活动要求,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民营企业招聘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金秋招聘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专项活动,适应各类待就业群体的多层次就业需求。

4.聚焦劳务对接,做好就业帮扶

围绕打好“十三五”收官之年就业扶贫攻坚战,以就业援助、劳务协作、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为主要工作措施,帮助农村劳动力充分实现就业;通过“精准把脉需求、精准对接平台、精准发力保障”,助力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聚焦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行蓄洪区,实施劳务对接和定向招工;强化与颍上、霍邱、寿县等皖北城市的人力资源专项对接活动,实现人力资源跨区域转移就业。

5.落实长效机制,服务企业招才引智招工引匠

健全招才引智常态工作机制,积极宣传落实我市人才新政,开展好招才引智工作。与各类高校联合举办校园招聘会及人才新政推介会,吸纳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就业创业;举办第八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秋季)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及网络招聘大会,吸引更多人才来肥创新创业;充分利用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合肥市场优势,开展各类海外人才及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对接活动,建设好“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好重点单位人才需求调查以及外国高端人才引进需求调查,编制并发布《2020年度合肥市重点单位人才需求目录》白皮书;继续开好“高校招聘直通车”和“流动招工大篷车”,为我市企业招才引智,招工引匠。

6.深度融合“互联网+”,探索服务新模式

以“金保工程系统”升级改造及“核三系统”上线为契机,加速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载体与线上互联网服务深度融合,为企业招聘和求职者就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初步实现档案的“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新模式;积极推广和使用安徽公共招聘网,指导并督促县区认真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完善合肥市人社局官网“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模块,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和就业人才服务政策信息。

7.强化重点区域合作,引导人力资源流动

继续深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合作,提升全国大中城市、长三角联盟城市、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间人力资源合作水平。通过扩大“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协作范围,加强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肥都市圈等兄弟城市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创新型人才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等形式,引导人力资源跨区域合理有序流动。

8.抓好窗口效能建设,打造高素质人员队伍

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开展“就业人才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授课,举行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安徽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服务规范》、市人社局窗口单位“十不准”等规定,进一步严格工作纪律,加强日常巡视和管理,规范窗口人员服务行为,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为用人单位和各类求职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树立人社窗口良好形象。

9.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强化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