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08 00:29 的文章

以“五坚持五提升”为统领 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

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提供澎湃动能?

日前,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会同市财政局发放2019年度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资助资金,为助力企业复工达产提供资金活水。其中,3个双创团队分别获得300万元至600万元资助资金,87位领军人才分别获得50万元至300万元资助资金,152位优秀博士分别获得6万元至15万元资助资金,267位科技副总分别获得5万元资助资金。捧获资助资金的人才如沐春风,提振了创新发展信心。

2月底,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会同市人社局、科技局等多部门,面向全市开展2020年度人才、技术难题以及人才政策需求征集工作,聚焦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323+1”产业集群发展,精准、全面、深入搭建产才对接平台,为推动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

数据显示:2019年,扬州以“五坚持五提升”为统领,持之以恒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全年引进资助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116人、优秀博士147人、科技副总377人,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计划入选人数实现新突破,国家重点引才工程企业入选人数位列全省第三。近3年来,全市高层次人才每年新增四五千人,目前已达6.48万人,占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的7.6%。

“政府投入真金白银,干部作为真抓实干,人才‘引育留用’真情实感。在这里,我们和城市彼此温暖,相互成就。”从重庆来扬8年的江苏省(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刘东北由衷点赞。

创谋机制

健全体制机制,舞好“指挥棒”激活“一池水”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人才工作抓得实、干得深,才能走得远。”2019年度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一位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大家共同研究确定全市人才工作要点、全市招才引智重点项目、市级层面人才教育培训重点项目等,新一年人才工作“路线图”更明确,实操性更强。

之后一年,我市始终履行党管人才职责,在“凝聚合力”上狠下功夫,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全力推进人才工作,积极打造人才沃土和创新高地。1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人才办例会、多次人才工作专题协调会……“路线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施工图”。

“舞好‘指挥棒’,激活‘一池水’。”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积极做好省对设区市党建考核和县(市、区)、功能区党政正职、领导班子考核中人才工作部分的考核,继续将人才工作纳入书记抓党建述职内容,持续开展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职能专项述职,各层各级抓人才主动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理顺。

有了制度依托和机制保障,扬州向影响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的痼疾开刀,持续优化“2+N”人才政策体系。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即为扬州《“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政策20条;“N”就是将人才政策20条分解成67个政策点,完善出台30个实施细则,涉及引进培养、作用发挥、资金补助、创业扶持等各个方面,去年还开展了驻扬高校院所人才专项政策调研,征集南邮通达学院、曙光光电、国家税务总局党校等22所驻扬高校院所政策需求。

为让人才工作既“增人数”又“得人心”,去年,我市还深入落实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市县乡千名干部结对联系千名人才,市党政领导带头,累计慰问近500名高层次人才、组织205名专家人才体检,扎实开展“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统筹制定市级层面人才培训重点项目20项,培训各类人才2000余人次,广大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创辟通道

强化产才融合,引聚“高精尖缺”双创人才

产业需要什么,人才招引就到哪里。2019年,我市不断强化产才融合,提升聚才精度,以扬州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科创企业为“主战场”,大力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才聚才质量向更优攀升。

2019年3月21日,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产业合作·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招才引智暨科技镇长团“两访三对接”活动举行。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党委书记奚继兴现场商议细化落实人才政策,重点解决好高层次人才招引、购房安居、后勤保障等事宜,有力助推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一号工程”。满满诚意,不禁让高层次人才心向往之。

过去的一年,一辆辆招才引智的“专列”从扬州出发,开往北京、天津、沈阳、长春、成都、昆明等地,我市开展“产业合作·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推介暨科技镇长团“两访三对接”活动的足迹遍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大院大所,寻求优势资源进一步与我市开展合作。此外,扬州代表团还赴以色列、新加坡、俄罗斯、奥地利等国开展招才引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