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9-23 17:11 的文章

谁解香港楼市死结!征地难行、填海搁浅…为何政策总被挑刺

  一边房价持续高企,一边是新增供应受阻,香港房价问题几成死局。

  美联物业销售中介陈小姐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9月16日,又有内地富豪再斥5.8亿港元购买香港山顶超级豪宅Mount Nicholson,该处楼盘目前均价人民币15万元/尺,折合162万元/平方米。据悉,Mount Nicholson在2017年楼价均价为120万元/平方米。

  不仅是豪宅如此,香港观塘(距离港岛区市中心乘坐地铁大概要1个半小时左右)晓丽苑的均价在9月初也已达到10万元/平方米。

  一边是大量买不起房的年轻人,一边是楼价频破记录创新高。尽管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港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多年下来,却毫无成效,且正变得日趋严重。在住房保障方面,数据显示,目前申请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已变成5.4年;而新增供应却又受阻。

  此前,香港最大政团民主建港协进联盟(简称“民建联”)在报刊登全版广告,促请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增加土地供应,兴建公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以解决香港主要深层次矛盾,却遭到反对派抵制。此外,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台之初,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明日大屿”填海造地计划,同样遭遇口诛笔伐,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明日大屿”计划已经搁浅。

  香港住房问题,似乎已将香港所有阶层、所有利益集团集中绑架,为何港府频出增加土地供应计划,却举步维艰?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香港新界区元朗、天水围、锦田一带,以及港岛区中环、九龙区旺角、尖沙咀一带,深入了解市民对于港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的真实想法,同时采访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新闻负责人,了解政界人士对香港土地供应的看法,试图揭开香港楼市死结的症结所在。

  难以推进的“征地”

  近日,民建联刊登全版广告,促请香港特区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大量收地兴建公屋,以解决公共房屋短缺问题,争取3年上楼。民建联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向记者表示,香港有很多深层次矛盾,其中土地、房屋是众多深层次矛盾的重中之重,香港特区政府必须大刀阔斧,破釜沉舟。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黄远山向记者指出,未来10年,香港将欠缺9万至10万个公屋单位,因此政府必须着手解决住房一事,而《收回土地条例》只是其中一个收地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新土地资源,以不同方式获得土地,并作发展用途。

  根据香港政府房屋署公布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约有147900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108200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人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4年。

  背景情况是,香港地势多山,且郊野公园、湿地占地面积大,根据公开数据,香港土地面积1111平方公里,已建设土地占24.3%,其中房屋用地面积仅占6.9%;其余75.7%为郊野公园、水塘等。一边是高昂的楼价和租金,和几乎遥遥无期的公屋轮候,一边却是大量闲置未予开发的土地。

  对于此次民建联的提议,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新闻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根据《收回土地条例》,政府引用该条例收回私人土地,需要确立适用于有关土地的“公共用途”,港府未来会就不同的新发展区及公屋计划收回私人土地,未来数年几项大型土地发展项目的范围内,包括横州发展第一期,古洞北/粉岭北新发展区及洪水桥新发展区,估计亦会收回约500公顷的私人土地,政府也会继续为发展公屋做规划工作并收回所需的私人土地。

  上述新闻发言人还向记者透露,香港正就“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的执行框架拟定具体的准则及其他执行细节,以期释放主要位于新界的私人土地作短中期的公私营房屋发展,政府稍后会公布相关安排并听取相关持份者意见。

  “土地供应为本届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而且必须多管齐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经广泛公众咨询,于去年12月向政府提交的建议,政府今年2月全面接纳,将推行更有力的土地供应策略,持续大幅增加土地供应。以落实长远房屋策略所指定的十年建屋目标。”

  但事情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民建联议员刘国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回归20多年来,政府仅13次引用《土地收回条例》,此次民建联提议引用《土地收回条例》,主要是以释放个别新界农地为主,发展新市镇。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公众咨询将于9月26日完结,但此时民间已经掀起了一场土地大辩论。

  9月18日,记者实地走访新界区元朗、天水围等地,以及九龙区、港岛区等地,采访不同村民及市民对政府收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