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9-05 01:16 的文章

“一带一路”国家研究人员共谈科技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也逐步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直接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8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院)、长城战略咨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和技术战略研究(CISTRAT)与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智库网络—科技创新政策及实践研讨会”。此次活动也是2019年战略院开思青年子品牌“青年国际交流”的第一次活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的27位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商科技创新发展议题,通过交流、研讨与互相借鉴,提高各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及实践水平。

发展当先 中国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中国近年来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与实践。“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科技政策的核心内容。”战略院院长胡志坚向各国与会者如是说。他指出,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政策制定需瞄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

  战略院副研究员高懿表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政策旨在强调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协调协同创新,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健全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未来发展旨在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原创知识在产业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知识资源的宏观配置,促进整体协调发展;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消除知识流动障碍,引领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创新管理。

  战略院研究员丁明磊指出,中国的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近些年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相关法律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尤其在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并颁布实施后,大大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进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转移模式和做法,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略院研究员何光喜介绍,科技工作者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双创”政策的鼓励下,中国科技人员的创业意愿大大提升。例如,有过初步创业考虑的科技人员比例从2003年的20.1%上升到了28.2%,已经开始创业的科技人员则从0.9%上升到2.5%。同时,科技人员创业仍面临可转化成果不足、缺乏创业培训以及部分“双创”政策面临落实困难等挑战。

  战略院研究员张俊芳介绍,2017年中国研发总投入1.76万亿元用于研究与开发,科技的融资环境不断向好,截止2018年底,创业投资机构已达2800家,仅次于美国;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扶持,科技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国际投资不断加大,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582.9亿美元,全球占比11.1%,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直接投资近3000家海外企业。

创新实践  外国专家畅谈技术孵化

  关于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和技术孵化领域的实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有独到之处。

  泰国国家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政策委员会的奈亚娜·普莱彭介绍,泰国的发展依次历经农业发展、轻工业发展、重工业发展和创新驱动型发展四个阶段。如今施行的第四阶段更加注重现代化的发展,帮助社会提升收入。近年来,泰国开始施行“二十年国家战略”,通过“平衡管理各社会部门”“提高社会稳定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等主要策略,加强与邻国或地区商业合作、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后勤保障,以达到良好高效管理、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平等和工资增长。普莱彭指出:“泰国已建立6个科技园区,将全部用于经济和技术孵化,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服务于制造业和服务行业。”

  埃及国家研究中心教授马姆杜·莫瓦德·阿里·哈桑介绍,该中心成立63年来,致力于加强国民经济、服务国家关键技术,在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开展了系列基础和应用研究。当前,为实现国家科技水平升级和加速知识扩散,不断加大对外科技合作、科学服务和咨询、高端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中心于5月启动建立科技园建设,重点吸引纺织、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先进材料等领域企业。期待未来在海水淡化、可再生能源、纳米技术、可持续农业,及孵化器和科技园建设方面与中国开展合作。

  塞尔维亚诺威萨德大学教授及孵化器经理铎德·西里奇表示,塞尔维亚已在两个地区建成科学孵化园区,未来还将有3个园区用于科技创新孵化。以诺威萨德大学为例,该大学教授可自己创立公司,目前公司数量已达140家。这些公司每年有2.5亿欧元收入,共有6500名工程师。公司收入每年增长23%,员工数量每年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