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新出台七条政策稳就业、保就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近日,南明区出台了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南明区将围绕强化政策联动稳定就业,强化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强化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服务促充分就业,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高质量就业,强化重点群体帮扶促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就业环境七个方面,通过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等举措实现全区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更加明显,就业局势稳中有进的局面,确保辖区就业形势稳定。
在强化政策联动稳定就业方面。一是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紧扣“免、减、缓、返、补”政策,加大企业稳岗返还、就业见习补贴、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通过采取降低社保费率、阶段性减免或缓缴企业社保费、减免税费等措施,持续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劳动者就业,综合发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存量,保持用工稳定,进一步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二是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落实好工业、大数据、创业孵化、旅游、商务等扶持奖励政策,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效能,最大限度降低创业者投资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在强化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方面。一是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切实整合资源要素,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创新融合发展,拉动就业能力强的投资项目优先实施,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优先扶持。二是围绕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深入推进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信息化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加快推进二戈寨物流集聚区提质扩容,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聚集中高端贸易、中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数字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产业聚集区精准招商,大力实施产业招商,力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带动能力强的制造业企业和引领中高端消费的商贸企业及以各类新兴商业业态市场主体,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投资对就业带动作用。
在强化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升企业开办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加大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全面释放市场活力。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探索建立信用乡村、信用园区、创业孵化示范载体推荐免担保体制。创新监管机制,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二是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优化创新创业机制,加强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创业扶持,激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打造专业化、高端化、集群化“双创”聚集区。持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点)等载体建设,鼓励高校和社会力量新建或利用各种现有场地资源,通过改造、挂牌、共建等方式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及科技孵化器建设,为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和“一站式”创业服务,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支持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和创客空间。组织开展“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南明选拔赛,面向全区广泛征集适合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创新创业项目,积极促进参赛项目落地,为优秀项目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风险投资、园区孵化等对接服务,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落地、以赛促服务。
在加强就业服务促充分就业方面。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采取传统媒体与网络宣传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电视媒体、地下通道灯箱广告、高铁杂志、抖音、商住楼电梯广告等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政策覆盖面。二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建设。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逐步拓展基本就业公共服务范围,细化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服务对象提供规范、便捷、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
在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高质量就业方面。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落实。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各类小微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按规定落实以工代训补贴。对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和劳务派遣企业与培训机构的联动机制,强化培训后就业推荐,提升就业率。二是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引导企业以合理配置技能资源、全方位提升职工技能、促进提高劳动者生产率为目的,广泛组织岗前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的用人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开展职业培训,强化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深入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用好各类免费线上培训平台,鼓励各类企业开展线上职工培训,落实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切实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三是实施农民全员培训行动计划。以辖区农村劳动力为主体,开展综合素质提升和技能培训,围绕乡村振兴、农村产业革命设置培训课程,多开展实操性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培训,强化技能提升,不断提高农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培训后能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