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7-22 09:54 的文章
北京市工商联: 千方百计让暖企政策“找得到”“
“稳企业就是保就业,就是保民生。”近日举办的一次金融机构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如是强调。可受疫情影响,企业正在经历着重重的困难,市场主体该怎么保?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工商联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通过走访调研、多部门联动、线上推介撮合等方式,开展了金融服务、政策解读、法治体检等各种暖企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
针对“现金流紧张、贷款难、融资压力大”等制约企业能否“活下去”这一关键问题,燕瑛表示,“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要进一步加强与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做好银企需对接工作,搭建平台,借助大数据平台和科技手段,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纾困,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就此,北京市工商联在工作部署中加大了与各部门的联动,展开了多方协调。由北京市工商联调研组多次赴企业及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农商行总行等相关单位进行深入调研讨论。不仅加大了政策宣读解读力度,搭建了线上“金融超市”,还积极参与北京市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行动。
不止于此,为进一步贯彻“六稳”“六保”任务要求,落实北京市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行动,北京市工商联再次组织市银保监局、市金融监管局、市文投集团以及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专题研究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文化企业金融支持纾困工作。
据了解,会议当天协商多家银行增加中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和无还本续贷,通过实施减费让利、变更还款计划,创设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和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措施,稳定小微企业融资性现金流,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
疫情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下,相关部门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助推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
“如何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是关键。”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赵玉金提出,工商联和商会组织要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时刻关注民营企业“恢复期”遇到的困难问题,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惠企政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赵玉金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疫情期间陆续出台了“16条”“10条”等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助力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在深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渡难关、增活力,尽可能地化危为机,又出台了“20条”推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赵玉金说:“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
为此,北京市工商联依托区工商联、商会组织和市工商联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今日头条政务号等新媒体矩阵,向民营企业及时推送中央和北京市出台的相关“援”企政策。
“不仅要让企业及时了解,还要让‘找得到’‘对得上’。”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郑勇男介绍,为了方便企业查询使用,北京市工商联还将国家、北京市和区级发布的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分类梳理,并集合成册,帮助企业“找得到”。同时,梳理出科技创新和技能培训两个政策措施专题,帮助企业“对得上”。此外,还利用部署2020年北京民营企业百强调研工作之机,举办了专场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宣讲视频会。
法律服务全面开展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法律服务也是北京市工商联力保企业依法有序生产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
2月初,在北京市工商联召号下,首都各大律师事务所纷纷选派近百名精英律师,加入“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律师志愿服务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同时,为了让企业及时了解相关法律问题,与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中勉律师事务所共同制作推出“依法防疫系列”普法视频,分别就疫情期间加班工资、隔离期间工资、特殊工时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
此外,北京市工商联的“法治体检”“法律三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法律培训”等相关的法律服务也同步开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