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起2020年北京积分落户启动申报(附相关政
内容:2020年北京积分落户申报将于7月17日早8时正式启动。
具体分为申报、部门审核结果汇总、审核结果查询、部门复核及积分排名、公示和落户办理5个阶段。
具体时间安排为:
☞申报阶段(7月17日8时至8月15日20时);
☞部门审核结果汇总阶段(8月16日至9月4日);
☞审核结果查询阶段(9月5日8时至9月12日20时);
☞部门复核及积分排名阶段(9月13日至10月14日);
☞公示和落户办理阶段(10月15日起)。
为提高申报效率,今年的申报操作更加简便优化。
填报界面能优尽优
填报指标平均输入字数压缩至110字左右,比2018年减少近一半;突出页面关键信息,填报更省力,提醒更及时;在教育背景指标填报页面增设了就业与就学积分比较计算器,可以先测算后填报。
历史数据能用尽用
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在9项积分指标4项“零填报”的基础上,今年自有住所产权信息和国内学历学位信息没有变化的,不必重复输入。
操作流程能简尽简
申请人在线完成全部指标填报后可直接提交计分,不必等待所有审核结果全部返回再提交。后续可以在部门审核结果汇总阶段,随时查询指标审核结果反馈情况。对审核结果不认可的,既可以在该阶段反映解决,也可以在审核结果查询阶段提出申诉,环节衔接更顺畅,参与申报更从容。
持续强化社会监督
北京市积分落户政策实施以来,已通报处理了11名弄虚作假人员。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管理细则》对公平公正、诚信监督的要求一以贯之,持续强化监督保障措施。《操作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在线审核、限期申诉、资格不予递补等各项操作标准,持续深化数据共享,加强部门函询核查,更加突出公开透明、严谨严格,确保全程在阳光下运行。在落户公示阶段扩大了拟落户人员分值公示范围,除年度总积分外,还将公示各项指标分值,便于社会监督。
此外,在失信责任追究方面,坚持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共同对填报指标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的,取消当年及以后5年内的积分落户申请资格;已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由公安部门予以注销,并迁回调京前户籍所在地。对用人单位协助提供虚假材料的,当年及以后5年内不受理其积分落户申请事项。申请人及用人单位的严重失信信息将纳入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针对积分落户工作具体安排,有关部门提醒申请人要关注权威发布信息,登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积分落户服务专栏”进行查询了解。北京市积分落户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接受任何中介服务。
政策问答
1.积分落户政策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总体情况如何?来信建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采纳了哪些建议?
答:积分落户政策自5月13日至6月12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30天。期间,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通过电子邮箱、领导信箱、12345市民热线等方式征集来信来电共24275封(件),涉及意见建议37468条。这些意见建议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社会诉求多样。意见涉及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职住区域、教育背景、纳税、落户规模、新增指标项目、积分赋权、执行年限、操作系统等40多个方面。二是对导向指标的意见较为集中。社会普遍对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优化完善的角度,对导向指标提出意见建议。针对职住区域、教育背景、纳税等指标的意见占46%。三是寄托了美好的愿望和对城市的深厚感情。有建言人表示“年龄指标超45岁后每年递减4分,让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等等。
对于群众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逐条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并结合北京实际,对部分意见进行了吸纳。主要包括:调整优化职住区域指标计分年限,纳税指标调整为梯度赋分,创新创业指标中国家及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可积分范围由前五名扩展至前十名。
政策总体上坚持积分落户政策面向普通劳动者的定位,引导城市功能和布局优化调整,统筹考虑了各方诉求和实施操作的情况,确保政策整体稳定和年度申报工作正常开展。
2.新版《管理办法》主要指标包括哪些?有什么特点?
答:新版《管理办法》继续保持“4+2+7”政策框架体系。即4个资格条件:符合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7年、无刑事犯罪记录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积分;2项基础指标:合法稳定就业及合法稳定住所指标,突出就业居住的基础性作用;7项导向指标: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守法记录指标,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体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管理办法》紧密衔接,《操作管理细则》也同步进行了修订,对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教育背景、创新创业、纳税等指标的具体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