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户口迁移意愿调查: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政策
今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提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限制。6月中旬,江门发布《江门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将于7月5日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实施一系列“零门槛”、全放开的落户政策。随后,惠州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征求《惠州市户口登记、迁移准入条件(试行)》(修订稿)意见的通告”,将对惠州市现有户籍政策进行调整,有望成为继江门之后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城市。
面对落户政策的放宽,公众是否有迁移居住地、异地落户的意愿呢?南都民调中心今年5月针对广东省内居民发起调查,结果显示:超四成受访者有意迁移,希望跨市迁移的受访者达两成,其中超四成受访者希望从郊区迁往城区;近四成受访者基于工作变动而考虑/选择迁移;在选择迁入地时,近六成受访者首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约四成受访者表示所在地落户政策偏高,如果落户政策放宽,近七成受访者会考虑落户。
江门、惠州有望率先实现“零门槛落户”
广东提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限制后,江门率先印发文件,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取消参保要求、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不附加任何条件,按户口迁入途径分类登记备案的“零门槛”准入政策。
继江门后,惠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征求《惠州市户口登记、迁移注入条件(实行)》(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主要调整内容为取消稳定居住就业入户、引进人才入户和亲属投靠入户等政策的条件限制,同时为落户惠州重点建设项目单位人员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引进户口准入创造便利条件。此外,珠海市人社局局长近日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将进一步放开人才入户条件。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江门、惠州常住人口分别为463.03万人、488万人,较2018年分别增长3.21万人、5万人,人口增速并不突出。因此两地相继放开落户限制,力求增加人口规模。除此之外,2019年,惠州就申请过修建地铁,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建设地铁的城市必须满足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惠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惠州市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4区常住人口为254万人,尚未达到修建地铁的标准,因此亟需扩大城区人口规模。
而珠海虽然常住人口不足300万,人口增速却相对较快。2019年末珠海全市202.37万人,较2018年新增13.26万,增速达到7%。因此珠海主要侧重放开人才入户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
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中,珠海受访者落户意愿最高
随着落户条件放宽,居民落户意愿究竟如何?调查中,对于户籍不在居住地的受访者而言,当所在城市放松落户需求时,67.72%的人表示会考虑落户,但也有25.61%的受访者表示现阶段不会考虑落户,6.67%的受访者从未有落户的想法。
从不同城市的调查结果来看,东莞与佛山的受访者落户意愿最高,分别为83.33%、81.82%。广深紧随其后,落户意愿均在七成左右。对于省内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五成左右非当地户籍的受访者有落户意愿。其中,珠海受访者落户意愿最高,达66.67%。而近期表示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江门以及惠州,非当地户籍的受访者落户意愿均在44%左右。
问及受访者现阶段不考虑落户的原因时,近半数受访者表示担心落户后,无法享受与当地人同等的待遇。40.22%的受访者因为落户申请过于繁琐,所以不想办理落户。此外,近四成受访者表示当地就业状况不稳定,就业竞争大而不考虑落户。
不同城市受访者不愿落户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除了担心无法享受当地人同等待遇外,广深莞佛的受访者选择“申请落户太麻烦,不想实施”的比例高于其他城市。而对于江门、惠州的受访者,因当地就业竞争大以及老家的户口福利更好等原因不愿落户的比例均在四成左右。
选择迁往大城市的比例更高,超三成受访者希望迁往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