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资管机构北京发展指南发布,列明系列税收
原标题:外资资管机构北京发展指南发布,列明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外资资产管理机构迎来入京发展指南。
6月16日,根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外资资管机构北京发展指南》(下称《指南》)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针对外资机构的普遍关心的税收问题,《指南》详细列明了在京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可享受的一系列税收优惠。
例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以及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等,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增值税方面,投资国债、地方政府债及金融同业往来的利息收入可适用免税处理。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税法对取得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保险赔款,福利费等部分所得规定了免税处理。
据了解,《指南》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等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北京资产管理协会、北京基金业协会、CFA协会联合编写。指南详细介绍了中国和北京资产管理行业的优势和现状,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机构设立及产品备案、行业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北京资产管理协会会长刘东海指出,指南的发布标志着北京金融开放的新篇章,能够有效帮助海外资管机构在北京开展业务时,更加精准地了解北京的金融市场体系和营商环境,更加方便快捷地在北京落户展业,有利于提升海外资管机构在京展业、投资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推动更多海外资管机构参与北京资管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资产管理向来是金融开放的关注重点之一,金融扩大开放以来,已有4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落地北京,其中不乏高盛、瑞银、橡树资本等国际资产管理行业的头部机构。
附:外资资管机构落户北京常见问题问答
Q1:对于外资资管机构而言,北京的核心优势与特点有哪些?
A1:北京的核心优势和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总部群聚优势明显。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大保险公司总部全部聚集在北京。北京拥有持牌法人金融机构700余家。对于外资资管机构未来在华开展业务以及建立与国内金融机构的合作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 监管中心功能突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全部集中在北京。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决策在这里发出,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
3. 国际金融组织汇聚。一批国际金融组织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等先后在京设立。随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在京成功举办,北京已成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大本营。这也为外资资管机构充分发挥其具有国际视野的自身优势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4. 核心市场定位凸显。北京拥有继上海、深圳之后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也建立了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新四板)以及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五板),三者均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债券市场方面,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债券定价发行中心,同时也是企业债、公司债、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债券品种的发行监管和登记注册机构所在地。
Q2:有哪些外资资管机构成功落户北京的实例?
A2:2020年4月1日起,中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其中证券业将原定于 2020年12月份实施的开放举措提前至 2020年4月1日实施。从北京市近期落地的外资金融机构看,以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资产管理类机构落户的形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具体案例包括:
1. 橡树资本是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2020年2月在北京设立注册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是《外商投资法》2020年1月1日实施以来,首家在中国境内以英文名称注册的金融机构。
2. 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3月底在京落地,这是英国最大人身险公司保诚集团设立的合资保险资管公司。
3. 2020年3月经证监会批准,高盛集团在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从33%提高到51%。
4. 2020年4月经证监会批准,瑞士信贷银行在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从33.3%提高到51%。
5. 2019年法国著名金融机构东方汇理在京设立锋裕汇理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