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2-20 14:24 的文章

詩與遠方同心戰“疫”:人民網召開線上影視文旅行業對策共商會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當前,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各行各業重要的任務。2月18日下午,“金台圓桌·人民戰‘疫’對策共商會”雲端會議室大咖雲集。24位來自影視、文旅行業的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就行業破局現狀、逆勢發展,答好“雙勝利”這道考題踴躍研討。

“通過與互聯網的對話和互動,電影可以找到新的生長空間”“積極推進演藝行業線上線下一體化布局”“探索更多元、更符合用戶需求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對旅游行業相關企業,實施階段性的企業所得稅優惠和延期繳納政策”……3個多小時,影視組、文旅組嘉賓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為影視、文旅行業復蘇支招獻策。

影片撤檔、劇組停工

庚子開年“行路難”

受疫情影響,包括2020年春節檔影片在內的眾多影片陸續撤檔。牽一發而動全身,影片撤檔就如同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必然會對影視行業鏈條各個環節,以及出品方、院線以及全年票房帶來沖擊。

電影無法上映,影視公司無法回本、收入驟減,連帶影響到后面即將開拍的電影,而一旦拍攝環節陷入停滯,整個影視項目的周期被迫延長,影視公司的生存困境顯而易見。

影片撤檔,直接影響院線經營。“院線第一季度票房收入,約佔全年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旺季停業給院線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原大地院線總經理、現大地院線董事方斌談到,雖然多部春節檔影片表示將“擇日上映”,但這些作品在春節檔之外上映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有可能難以取得預期收益,也將在一度程度上擠壓其他中小影片的生存空間。

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許多正在拍攝的劇組被迫停工,但演員及工作人員的酬勞和吃住、場地租金費用等開銷仍在繼續,中小型影視公司尤其舉步維艱。騰訊影業副總經理申少峰表示,小微企業是影視行業的主力,但它們的抗風險能力較低,“疫情之下,可能會面臨揭不開鍋的局面。”

“小企業不僅要承擔房租,還負擔著停拍后人員費用及拖期超支。籌備項目不能如期開機,資金成本會進一步升高,小企業融資變得艱難。”大盛國際傳媒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安曉芬說。

疫情究竟會給全年電影票房帶來多大影響?“據以往經驗,春節檔七天票房約佔全年票房的10%,二月至四月的票房大概是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兼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寧說。

疫情期間,幾乎所有線下的演藝活動也陷入停滯。

“2020年春節本應是演藝行業轉暖的好時機,但眼下演出市場基本處於凍結的狀態,這給我們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在北京春秋永樂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練華看來,“疫情帶來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練好“內功”、融合轉型

千磨萬擊還堅勁

2020年無法重啟,困難也無法回避,可老話說得好:辦法總比困難多。

共商會上,除呼吁進一步減免稅費、場地租金,放寬貸款條件、降低貸款利率,成立公益基金外,影視行業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從做好內容、練好“內功”,融合轉型、擁抱互聯網以及完善園區服務層面,提出對策和建議。

“電影人要利用好這段‘空窗期’,苦練‘內功’,提升藝術創造能力,創作更多好作品來滿足觀眾的需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原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說,“這是每個電影人的立身之本,也是電影行業的立身之本。”

行話說: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劇本質量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影視作品的內容質量。

“車歇人不歇,編劇的活兒不能停。”在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汪海林看來,當務之急是要抓好劇本儲備,“劇本創作先繁榮起來,就能逐步輻射后面各個環節,有利於整個影視行業的復蘇。”

輸出優質內容,是影視企業生存的不二法門。優質內容的生產能力和連接觀眾的服務能力,是影視公司的核心能力,疫情的出現加速了影視公司對這兩種能力的需求。

“優質內容是行業王道,是產業發展的引擎和加速器。要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扶持力度,解決好上游創作、融資、制作等環節的問題。”方斌說。

疫情帶來危機,但危機孕育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