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2-14 11:33 的文章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近10年的培养探索过程中,课程体系和专业规范不断完善,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和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但在学科边界、导师结构、课程设置和生源质量等方面面临发展困境。通过对国内三个不同梯队开展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育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考察和深度访谈,并结合郑州大学经验,发现“目标倒逼 过程引导”这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倒逼

我国的研究生专业硕士培养从1999年教育部开始设立硕士专业学位点开始,正好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这20年来,学位点快速扩张,在校生人数呈几何级增加,各高校间的生源竞争、人才培养竞争日益激烈。以新闻与传播专业为例,2010年第一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点数量为48家[1],但到2016年,全国新闻传播学1080个教学点中,设置有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的院校数量超过500个。①在新闻传播业面临着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媒介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的大背景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生逢其时”却又充满挑战。如何面向市场制定更加灵活的培养方案,如何形成特色和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如何改变“毕业生与媒体互为不选项”的尴尬局面等,均需要高校从改革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入手,展开全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质化研究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研究小组对郑州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基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博士研究生身份对郑州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培养方案改革进行了长期参与式观察。

一、近十年国内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

自2010年开始增设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类别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从最初模仿和复制新闻传播学术学位培养方式,到现在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从不断借鉴、试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培养方式,到根据地域、学校特色精准化定位设置有学科特色的专门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从单一学术导师配备,到学界、业界双导师指导模式的新型指导模式;从学位论文作为申请硕士学位的单方面考核,到学位论文和全媒体作品双答辩的准出体系……在广泛借鉴“密苏里模式”“哥伦比亚模式”等西方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守常”到创新、从摸索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

(一)对培养模式的探索

国内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集中于揭示问题、个体经验总结、探索路径和改革创新等方面。已有研究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评机制[2]、就业去向[3]等维度发现和总结问题,揭示培养过程中呈现出的高等教育和实践脱节、师资和硬件等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不科学、校媒联动和跨界融合不足等问题[4]。在不断总结问题的基础上,学者们更多关注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期望借“他山之玉”实现自我突破,如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两重”和“双跨”战略、复旦大学“复合型财经类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多个高校联合开设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国新模式”的总结等[5]。汕头大学专门要求应届生和媒体从业经验低于一年的专硕研究生在学期间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实习。这些研究无疑对本文具有借鉴意义。但如何扭转现有研究的个案总结和碎片化倾向,从经验范式转换到更为理性和科学的实证范式,从更大范围、更大跨度、更加多维的视角考察问题,跳出学科局限,在总结个性的同时发现共性,提供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改革策略,改变当下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困境,需要研究者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对课程体系和专业规范的建设

新闻与传播专硕的核心课程体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自2010年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类别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分别探索更适合新闻与传播专硕学生的课程体系和选课办法,学界有关核心课程的讨论也屡见不鲜。2018年全国新闻与传播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核心课程名录,将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媒体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核心课程。同时,制定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对学位授权点的专业特色、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使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和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