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码法》聚焦信息安全,上上签安全资质领跑电子签名行业
新《密码法》聚焦信息安全,上上签安全资质领跑电子签名行业
推荐 2019-10-30 15:06:37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引入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成为中国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我国首部密码法的消息传出,一举将数据加密、信息安全等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
那么,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需要具备哪些资质?对企业而言,又该如何判断服务商的安全技术实力?针对这些问题,权威智库机构“艾媒咨询”发布《2019中国电子签名安全专题研究报告》,逐一详解电子签名行业的各项安全资质,并对主流电子签名厂商进行了安全评判。评判结果显示,上上签电子签约平台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风控、容灾、云服务能力等维度均保持领先,综合安全建设能力位居行业第一。
聚焦信息安全,新《密码法》松绑商用密码制度
云计算等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公众对信息安全问题再度聚焦。据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10月26日下午表决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
新《密码法》的核心精神是“制度松绑”。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在我国1999年发布的行政法规《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中,商用密码技术属于国家秘密,国家对商用密码产品的科研、生产、销售和使用实行专控管理。而在新出炉的《密码法》中,国家鼓励商用密码技术的研究开发、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用密码市场体系,鼓励和促进商用密码产业发展。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专家指出,密码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就是给商用密码行业“制度松绑”。它令行业从固态僵化的全环节许可管理制度,一举改革为促进导向、标准牵引、特类规管的法治模式,使全行业迎来久违的春日甘霖,进入到“黄金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也表示,密码法立法主要是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削减行政许可,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艾媒揭秘电子签名六大安全资质,上上签安全领先
对电子签名行业而言,制度松绑并不意味着安全标准可以随之降低。恰恰相反,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商时,更需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服务商所具备的相关安全资质是否有的放矢,和是否足够权威。
在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电子签名安全专题研究报告》中,艾媒分析师以上上签电子签约平台为例,从颁发机构、获取门槛、参考价值等维度入手,详细解读了目前与电子签名服务行业高度相关的六项权威安全资质:
①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ISO27001由英国标准协会(BSI)颁发,是国际上对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一项最普适的通用标准,可作为评判企业信息安全管控水准的基础参考指标。拥有ISO27001意味着上上签搭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在人、流程、技术等方面都有恰当的安全管控。
②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认证由公安部颁发,是在我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下,运营者必须强制开展的合规工作。一般私营企业信息系统最高等级为三级。
③ ISO27018 隐私数据保护认证
ISO27018由英国标准协会(BSI)颁发,是公有云领域的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标准。拥有ISO27018代表上上签在提供云服务的同时,建立了合规、透明、公开的隐私政策,并通过对用户个人数据生命周期的管控落实了隐私政策的承诺,确保云服务中的用户个人隐私安全。
④ ISO38505-1 数据治理认证
ISO38505-1同样由英国标准协会(BSI)颁发,是一项高规格的国际数据治理标准认证。目前,上上签是全球范围内首家+电子签名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此项认证的电子签名服务商。基于ISO38505-1,上上签构建了先进的数据安全保护框架,通过建立业务需求、技术研发、安全管理的协同机制,驱动数据中台(包括数据规范、标准、打标、分级体系)的建设,提升公司的数据安全能力,保障客户数据安全。
⑤ “可信云”服务认证
“可信云”由国家工信部旗下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中心联盟颁发,代表上上签云服务能力中的可靠性、安全性、服务质量均通过了评估体系的认可。
⑥ 云计算服务能力标准符合性三级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