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0-18 14:22 的文章

壮丽70年丨远见卓识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远见卓识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壮丽70年能源电力回顾与展望之能源战略篇

杨捷 闫晓卿 张富强

  新中国成立70年,能源发展成就巨大。我国能源行业经历了曲折发展和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间,党和政府结合国内外形势,动态制定调整能源发展战略,为我国能源事业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透视新中国成立70年的能源战略演变,将更有利于我们总结过去,并开创引领我国能源事业新未来。

  “开源战略”为我国能源工业全面打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国内生产力落后,社会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平衡,能源与能源技术发展处于一种落后无序的状态。1949~197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能源发展同样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社会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能源指导方针可以归纳为“依靠国内资源、以煤为主”的开源战略。能源供应和消费方式都由国家计划调拨,在党和政府的统筹领导下,中国能源开发逐步恢复增长。

  为尽快恢复能源工业发展,“一五”期间,国家以煤炭工业为基础,进行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和新增煤炭生产能力共计8912万吨。与此同时还进行了煤炭开采和生产技术改造,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大大改善,安全生产状况良好,生产效率提高。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0.237亿吨提高到1957年的1.307亿吨。这一时期,能源产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78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1949年增长25倍,煤炭产量增长18倍,石油产量增长886倍,发电量增长59倍,为能源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开发与节约并重战略”助力中国能源进入飞速发展期

  尽管能源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供不应求,政府明确提出了“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战略思想。能源工业随着中国整体经济模式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能源开发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国家充分调度地方和个体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集中力量建设能源基地和工程。改革开放初期,能源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围绕煤炭开发进行,从1978年开始全面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1984年开始改革煤炭投资体制和价格体制,1993年开始逐步放开煤炭价格。自1996年起连续多年,中国稳居世界第一产煤大国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我国能源发展开始进入以解决电力短缺为主的阶段,“七五”计划明确提出了“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发展战略。1988年国家对电力工业进行政企分开试点,1993年又推行股份制试点,1998年原电力部撤销,2002年进一步实施厂网分开,初步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监管机构依法监管、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电力体制格局。2012年,我国成为年发电量最多的国家,全社会发电量达4.82万亿千瓦时,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近20倍,全国性的互联电网基本建成。

  能源消费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陆续出台多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节能减排体制、机制、法制和能力建设。从1980年开始,国家就把节能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规划中,并建立了“中央—地方—企业”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为节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与此同时,政府还非常重视经济激励的手段,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节能基建和技术改造。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投资、税收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开始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节能机制,开展了能源服务公司试点、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并着力加强节能科技成果的推广以及节能信息的传播。改革开放后,我国单位GDP能耗整体呈下降趋势,2008年全国单位GDP耗能1.12吨标准煤/万元,比改革开放初期降低了13倍。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地缘政治等因素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世界能源格局更加复杂多变,我国能源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在数量方面,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煤炭产量、电力装机、水电装机、新能源装机都为世界第一;但在质量方面,整个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制约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有待破除。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指明了未来我国能源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后,我国能源战略思想持续向前发展,经历了“两个里程碑”,一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以能源安全为核心,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二是党的十九大着眼于生态文明千年大计,提出继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