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8-11 21:22 的文章

只争朝夕!中国电影各行业协会齐心协力谋新篇

编者按:星光点点,汇聚银河万里;雪消冰释,电影人砥砺前行。随着7月16日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阔别电影太久的电影从业者和观众,都将因电影陆续重逢。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人民网文娱部为此联合推出“加油!中国电影”系列专题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中国电影的崭新面貌,展现中国电影产业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信念。让我们共同守护中国电影的记忆,守望中国电影的将来。

在刚过去的一周,中国电影市场累计观影人次超过720万,影院复工率超71%;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等电影节活动即将陆续开展……

面对这些利好信息,电影行业各协会倍加珍惜国家对电影事业的关怀重视和全国观众的热忱支持,为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困境、行业复苏,凝心聚力、勇于担当。“我们热爱这个事业,因为爱电影。”导演张艺谋说。

导演协会:潜心打磨作品 为电影复苏蓄力赋能

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见证了中国电影近30年的发展历程,同时它也鼓励着一批又一批导演,在电影市场化大潮中乘风破浪、蜕变成长。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成立,其实就把所有能够拍摄电影的导演聚集在一起,给他们一个家。”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刘仪伟表示,“协会的工作人员都是由导演兼职的,没有一个人拿一分钱工资,都是义务为导演们服务。”

只争朝夕!中国电影各行业协会齐心协力谋新篇

刘仪伟。《中国电影报道》供图

2005年起,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开始举办年度表彰大会,建立起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行业表彰鼓励机制。今年受疫情影响,作品初评也延迟到7月,刘仪伟介绍说,这也是首次在线上进行初评,“我们会把一切的工作放在网上,大家可以在减少聚集的情况下,把表彰工作完成。”

用导演群体的目光审视年度电影作品,初评和终评都由协会注册导演来投票决定。从第一届获得表彰的田壮壮、吴天明,到第十届捧回荣誉的贾樟柯,都以这份来自同行的认可而自豪。刘仪伟表示,“因为这是同行对同行的嘉许,也许这一部电影并不是那么卖座,也许这一部电影并没有受到太多观众的追捧,但是在导演们心中它是最好的,我们就会把表彰交到导演手上,代表着所有电影导演对他的一份尊重和肯定。”

疫情之下,不少导演的新片都面临困境。对此,刘仪伟表示,中国导演们从未丧失信心,他们一直潜心打磨作品,为电影行业复苏蓄力。“这段时间,不少电影导演都把已经完成的剧本再拿出来反复推敲。”刘仪伟表示,“只要你是对电影有心、有爱的导演,不管怎么样,你都会在重新开始赛跑之后冲在前面,电影永远不会磨灭。”

美术学会:电影美术人坚定信心“笔耕”不辍

“开机,预备,开始!”福建平潭码头,烈日当空,随着导演的一声号令,演员们正顶着风浪把渔船停靠岸边,搬运一箱箱货物。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正在现场参与创作主旋律电影《守岛人》。这部电影是根据“时代楷模”王继才和他爱人王仕花的事迹改编而成,讲述王继才夫妇驻守开山岛32年的感人经历。同时, 霍廷霄还有两部在横店拍摄的电影也在创作中。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曹久平正在浙江宁波参与拍摄,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全荣哲也在筹备新电影,电影人对中国电影的热爱,从未停止。”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秘书长黄非介绍说。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积极组织抗疫海报征集活动。号召美术师发挥自身优势宣传中国抗疫精神,并与广大美术从业者和观众展开网上交流。黄非表示,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带领电影行业这些优秀的美术师,一起策划开展线上课程,“6月,我们还建立了CG艺术视觉开发者社群,目的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只争朝夕!中国电影各行业协会齐心协力谋新篇

抗疫作品。《中国电影报道》供图

2020年1月初,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还首次举办了表彰大会,这一活动不仅提振了士气,也增强大家对电影行业的信心。“无论是动画、视效已经可以跟国际水准相当了。如今电影院开门了,很多创作者应该赶紧坚定信心,投入到创作当中,拍好电影献给观众。”黄非说。

 表演学会:观众与艺术家同在是中国电影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