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8-05 11:06 的文章

低油价下,“增储上产”难题如何破解(行业观察)

我国的能源问题,最关键的其实就是油气问题。从整个能源供应结构来看,煤炭供应基本没有问题,其他非化石能源最近几年发展势头也较猛,相较之下,油气“增储上产”进度缓慢,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要想促进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就需要建立一个更开放、流动性更强的市场,提高效率。因为同一件事情,一方觉得不值得干,但另一方有可能愿意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增储上产”。

日前,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20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把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精神贯彻到“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全力协调推进一批有潜力、受制约的产能建设项目,着力突破油气勘探开发系列关键技术,加快已探明未动用储量的动用,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而就在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大力提高能源生产供应能力,积极推动国内油气稳产增产。在地方层面,四川和重庆也明确提出将投资7100亿元用于川渝地区天然气大开发。

但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油气行业整体低迷,油价、气价均在低位徘徊。考虑到我国较高的油气开采成本,不少业内人士提出“采不如买”的观点。那么,在当前低油价背景下,我国提出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原因何在?其中存在哪些困难?又该如何解决?

国内油气资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础

自然资源部近日公布的《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通报(2019年度)》显示,2019年我国油气勘查开采呈现良好态势,其中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24亿吨,同比增长17.2%;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8090.9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7%;页岩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644.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13.1%。2019年全国石油产量1.91亿吨,同比增长1.1%;天然气产量1508.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6%。

不过,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虽然近两年我国油气勘查开采开始呈现良好势头,但若要扭转当前我国油气生产与消费间缺口持续扩大、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高的态势,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9-2020)》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50572万吨,同比增长9.5%,对外依存度达70.8%;天然气进口量9660万吨,同比增长6.9%,对外依存度达43%。

“我国的能源问题,最关键的其实就是油气问题。从我们整个能源供应结构来看,煤炭供应基本没有问题,其他非化石能源最近几年发展势头也较猛,相较之下,油气‘增储上产’进度是缓慢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家强调油气‘增储上产’很关键,是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董秀成表示。

“国内油气资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础,只有国内油气上游业务保持发达,才可能主动有效地利用国外资源。加上油气工业本身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业,油气从发现到开发,需要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在低油价的时候,如果我们像国外石油公司一样减少上游投入,今后若要恢复它,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资金会更多。所以在低油价时,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特别是勘探,是不应该削弱的,而是应该持续加强。”中石油咨询中心专家查全衡对记者表示。

低油价下“增储上产”难度更大

今年以来,国际油气市场持续低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1月初的68美元/桶一路下跌,甚至在四月份罕见地出现了负油价,目前在40美元/桶上下。

在此背景下,勘探、炼化等业务收入成本倒挂,石油企业亏损严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际石油巨头BP亏损约308亿元,埃克森美孚亏损约42亿元,壳牌亏损约2.8亿元,中石油亏损162亿元,中石化亏损198亿元,美国多家上市石油公司宣布破产。

而另一个现实是,我国油气上游投资大、风险高,资源品质差、开采成本高。

以天然气资源为例,我国待探明天然气资源量中,致密气占比约25.2%,深水、深层资源合计占近一半;新增天然气储量中,中低丰度气藏储量超过60%。而作为我国天然气上产主阵地的鄂尔多斯(600295,股吧)盆地,其致密气储层被形象地誉为“磨刀石”,多数新增储量难以有效动用。资源品质的不断下降,使天然气采收率由2003年的64%下降至2017年的56%。

“从经济角度来看,我国油气开采成本较高,资源条件相对较差,而目前国际市场油气供应很充足,价格也不高,这个时候扩大境内油气资源开发,难度比较大。”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北京)油气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守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