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600309):全球MDI、TDI产能密集检修 价格或反弹
事件描述:
7 月以来,万华化学、科思创、巴斯夫等多家公司宣布装置停产,累计受影响MDI 产能110 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12.4%)、TDI 产能81 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24.3%)。
全球MDI、TDI 检修和不可抗力频出
7 月1 日,万华烟台工业园MDI 装置(60 万吨/年)、TDI 装置(30 万吨/年)开始停产检修,预计检修45 天左右。万华烟台MDI 装置和TDI装置单吨成本具有很大领先优势,产能盈利空间较大。
7 月22 日,科思创德国MDI 装置(20 万吨/年)停产,对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宣布不可抗力,主要因为生产系统漏水产生机械故障导致的。
原定于8 月检修计划前生产的MDI 库存将因此延迟,目前恢复时间暂时无法确定。2020H1,科思创德国MDI 装置单吨成本约为14300 元/吨,远高于我国聚合MDI 出口均价。
7 月24 日,巴斯夫证实公司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市的TDI(16 万吨/年)工厂遭遇不可抗力。
8 月,甘肃银光两套TDI 装置(共10 万吨/年)计划停车检修,7 月限量供应,2020H1 公司装置单吨成本约为9500 元/吨。
7 月28 日,万华化学公告子公司BC 公司的MDI 装置(30 万吨/年)、TDI 装置(25 万吨/年)将于2020 年8 月8 日开始陆续停车检修,预计检修40 天左右。
国内MDI、TDI 价格有望反弹至合理价格区间。
故障及检修引起全球MDI、TDI 市场的供需关系回归紧平衡。2020 年至今,华东聚合MDI 均价为10600 元/吨(扣税),纯MDI 均价为12773 元/吨(扣税),TDI 均价为9309 元/吨(扣税),聚合MDI 出口均价为1273美元/吨(8923 元/吨),纯MDI 出口均价为1729 美元/吨(12120 元/吨),TDI 出口均价为1302 美元/吨(9127 元/吨)。受疫情影响,聚氨酯行业的需求萎缩较大,供给余量导致MDI 和TDI 价格下滑,随着疫情缓解带来的需求反弹和供给的收缩,聚氨酯相关产品价格或反弹。
MDI 方面:下半年是传统的MDI 需求旺季,加上全球多家公司装置的检修,货源限量供应,随着后期疫情逐渐好转,外贸出口订单或在下半年逐渐释放。国内政策方面,家电下乡政策有望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接下来下游市场可能会迎来需求增速的拐点。在供需平衡下,我们华安化工预计聚合MDI 价格有望反弹至约12500-15500 元/吨的合理价格区间中;纯MDI 价格有望反弹至约14700-19700 元/吨的合理价格区间中。
TDI 方面:随着汽车工厂开始复工复产,同时市场对家具和床上用品的需求逐渐恢复至疫情爆发前的水平,TDI 需求已开始从5 月的低点回升。此外,多家公司陆续宣布停产检修计划,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价格上升。目前,虽然TDI 价格处于行业现金成本以上,但停产产能占比超过全球24%,供给收缩明显,我们华安化工预计下半年TDI 价格或迎来一定程度的反弹,价格合理区间在约9100-11500 元/吨之间。
受疫情影响,科思创、陶氏面临困境。
科思创2020 年第二季度所有业务板块销售额下滑。六月份由于需求的加速复苏,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25 亿欧元。受疫情影响,聚氨酯业务板块销量同比下降25.9%,下游主要客户也均受影响所致。由于总销量和平均售价的下降,销售额减少38.7%至9.13 亿欧元,EBITDA 减少至-2400 万欧元。
陶氏化学计划裁员6%,并退出无竞争力的资产,以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持续影响。公司二季度营收83.54 亿美元,同比下滑24.2%;净亏损2.25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7500 万美元。作为应对措施,陶氏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削减全球员工总数的6%,约2200 人。陶氏还将进一步削减5 亿美元运营费用。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2022 年收入分别为698 亿元、846 亿元、98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124、165 亿元,同比增速为-25.9%、65.1%、33.4%。
对应 PE 分别为28、17 和13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并购项目未能达到承诺业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油价大幅波动;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