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7-26 08:42 的文章

营养健康市场鱼龙混杂 谁能成为行业领头羊?

  近日,随着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布局NMN(烟酰胺单核苷酸)市场,以其“不老神药”的概念拉动了多个涨停板,再次引发了行业热议,也让更多消费者密切关注起营养补充剂这类产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中国营养健康市场也终在成长、阵痛、彷徨、突破中,于2020年迎来了春天。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先生,以学者视角,笃定地认为“2020年将成为市场新阶段的开端,未来十年的领头羊一定在2020年这个市场的春天开始起跑”!

  从神秘化到生活化再到科学化,谁能抢先布局笑到最后?

  王大宏介绍,从历史角度看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的轨迹,无论中国还是境外,都会经历从神秘化、到生活化、再到科学化这个发展轨迹。

  最开始,营养健康产品往往被当成“神药”来做,这就是“神秘化”阶段。随后这些产品被更多了解,逐步融入生活成为必需品,进入“生活化”阶段。最后的“科学化”,则是人们终将对营养健康产品形成科学正确的认知,理解这些产品是通过营养干预的手段解决衰老和一些健康问题。

  30年以前,国内营养健康产业诞生之初也是从神秘化开始的,而现在是神秘化的尾声,生活化的开端,甚至可以模模糊糊眺望到科学化的边缘。很多品牌只关注到眼前利益,于是出现了一些行业乱象;而国家意志是要坚定地鼓励产业发展,从2019年的种种行政“干预”可见,相关政策、行动等,都在努力帮着“良币”驱逐“劣币”。

  王大宏表示,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不拿出科学的态度,不做新时代的布局,不靠学术支撑“顺势而为”,只是短期收割,很难进入未来的赛道。反之,如果能抢先布局笑到最后,则是拥抱春天的最大赢家。也因此,他会更加看重和尊重那些拥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的品牌和企业。

  信心动摇的市场,谁能为之注入强心剂?

  行业发展的规范程度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在此过程中,营养健康市场的一些产品类目仍旧鱼龙混杂,尤其是近年炙手可热的NMN市场,消费者信心动摇的情况非常典型,很多时候,消费者甚至对产品“安全性”这一最基本要求充满质疑。

  王大宏表示,消费者评估其产品安全性时,仅凭商家的一面之词,无法做到准确把握。这时候,第三方的权威评估报告就显得尤其重要了。目前业内最为通用、最被认可的评估报告有两种,一是毒理学检测报告、二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而且都需要国家认可的权威机构进行评估,比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这类学术单位。如果产品能够拿到安全评价报告,那么就可以认为该产品对于人体而言,是安全的。

  遗憾的是,由于这种实验往往要花费1至2年的时间,过程复杂,费用也高,很多海外进口的保健品,有些是为了节约成本与时间,更多的是缺乏科研条件,并不会做这方面的检测,就直接将产品投入中国市场,其产品安全性可能存在疑问。目前NMN的跨境电商产品中,同时拥有国内毒理学检测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屈指可数。

  海外品牌境内认证门槛高、时间久,谁能率先获得中国保健食品批文?

  近日某上市公司NMN概念股多次涨停,NMN声名鹊起。王大宏认为,资本市场爆炒“NMN概念”,其本质上反映的是营养健康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疫情后国内营养健康产业升级在即,迫切需要带队产品。“NMN概念”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或许很快会过去,但抗衰老市场消费需求在不断上升,产品市场上会一直有其存在的价值。

  从目前的科学证据来看,补充NMN对身体的营养干预作用机理明确,未来是否会像维生素等这类营养成分一样,成为日常都需要补充的一类物质,还需要持续的科学探索和消费循证研究,这个时间跨度很可能是十几年或更长。但随着众多品牌进入市场,让消费循证研究有了更多基础。

  中国的保健食品准入管理极为严格,政府一定程度上也负担着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目前中国还没有允许NMN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消费者主要通过跨境电商购买。

  而在膳食补充剂较为发达的美国,管理规则完全不一样。比如,1997年以后,美国FDA不对产品进行实质性地审查,也并不认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仅采用备案制(仅是登记,并不评估)。但如果FDA发现膳食补充剂产品存在违规的宣传,就会发出警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