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7-22 03:05 的文章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1

  中国调味品现状

1.1 中国调味品产品结构发展现状

  我国国标《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中指出,调味品是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一类产品。从国标GB/T20903-2007中可以看出、调味品是中国饮食中负责调和滋味与气味的产品,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灵魂。

  中国调味品的研制和食用历时悠久,最早被用于食用的调味品是食盐,其起源于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古时主要从盐的颜色和出处对其进行分类。例如,从颜色可以将食用盐分为:绛雪盐、桃花盐、青盐、紫盐和白盐。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盐的分类从简单的颜色和出处分类法,演变成了如今的以加工工艺和功能进行分类。例如,从加工工艺上对食用盐分类,可以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用盐分为精制盐、日晒盐和粉碎洗涤盐三类。

  随着科学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调味品不但品质精进,其品类也越来越丰富。国标GB/T20903-2007将调味品主要分为17个品类,分别是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酱类、豆豉、腐乳、鱼露、蚝油、虾油、橄榄油、调味料酒、香辛料和香辛料调味品、复合调味料、火锅调料。目前中国调味品市场上调味品品类齐全、覆盖面广,其中又以中国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海天生产的调味品品类最齐全。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从2019年调味品龙头企业海天调味品产品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海天共有酱油、酱料、醋品、蚝油、调味汁等12款调味品。为迎合消费者对同一款调味品(如酱油)的不同需求,海天以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为理念,研究开发出了包括凉拌酱油、铁强化金标生抽、辣金标生抽、365高鲜头道酱油、淡盐酱油、特级金标酱油、有机酱油、小小盐限盐酱油、草菇老抽和蒸鱼豉油等在内的53种酱油。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町芒研究院发现,酱油产品仍然是调味品中的第一大类,其消费占比高达46%,其次是食醋,占比为14%,其他调味品(蚝油、料酒、酱料和鸡粉等)占比仅为19%。

1.2 中国调味品发展现状

  2002至2012十年间,由于行业基数低,中国调味品市场快速发展。中国调味品市场零售端的规模由2002年不到500亿,2012年超2000亿,复合增速高达20%;随着味精、盐的增速下滑,近几年中国调味品市场零售端的复合增速下降为10. 0%,但每年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调味品市场零售端的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达3322.1亿元,增速为3.1%,2012-2018 年期间随着调味品行业的洗牌和产能的集聚,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营业收入整体上还是不断升高的。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调味品类(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时的调味品品类包括食用盐、酱油、虾油(鱼卤)、醋、味精、鸡精、糖精、料酒、辣椒酱、花生酱、芝麻酱、番茄酱、花椒、八角、茴香、胡椒、咖喱粉、五香粉、炸鸡粉等)商品类零售价格虽然增速不同,但整体价格是不断提高的。其中又以中国调味品行业洗牌和产能集聚起始年2012年的调味品类商品的零售价格增长最大,以2011年调味品类商品的零售价格为100, 2012年调味品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为105.7;2016-2018三年间,调味品类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虽然与2009-2015年相比较低,但整体价格仍然呈增长趋势。

  

町芒研究院|《2020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