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7-08 02:38 的文章

宝盈基金郝淼:守正出奇,把握医药行业结构性

医药板块无疑是2020年的“黄金赛道”——申万医药指数半年内上涨约40%,优秀的医药基金百花齐放,业绩与规模不断攀升。

Wind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截至7月3日,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基金净值上涨超过71.8%。基金经理郝淼具备深厚的医药产学研背景,他的投资强调专业化,注重“守正出奇”。守正,是对于长期看好的个股拿得重,拿得住。出奇,是通过深入研究,把握住医药细分产业变革的高弹性机会。双管齐下,这是郝淼医药投资组合重要的收益来源。

展望后市,面对医药行业的高估值,郝淼倾向于寻找低估值预期差的机会,同时紧跟疫情防控态势继续深耕,看好疫苗、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龙头的投资机会。

郝淼简介

郝淼,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具有9年证券从业经历。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就职于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任医药行业研究员;2013年6月加入宝盈基金,曾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现任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宝盈新兴产业灵活配置基金的基金经理。

专业坚定 守正出奇

与很多基金经理毕业后直接去做投资不同,郝淼在生物化学博士毕业之后,曾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从事生物医学科研工作。

此外,他还曾在美国的知名医学院做过一年多时间的访问学者,兼具深厚的产学研背景与国际前瞻视野。

谈到自己的投资理念,郝淼认为,在资本市场获取投资收益,最重要的就是“专业化”。在医药投资领域,专业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投资最核心的原则,是要赚上市公司价值成长的钱,这是唯一长期可持续的方法。

“本质上还是要选择好公司。公司本身盈利在增长,价值在增长,这才是正道。”郝淼表示。

从方法而言,郝淼医药投资的选股逻辑在于自上而下选择高景气度的细分领域,挑选其中最优质的公司进行投资。上市公司的护城河是郝淼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个护城河可以是品牌或技术壁垒,也可以是研发实力、营销能力等。在把握优质公司的基础上,如果对细分的方向有深刻理解,通过深入的研究,提前预判没有被大多数投资者认知到的变化,也可以为基金组合带来一定的超额收益。这就是郝淼“守正出奇”投资理念的来源。

守正,即对于看好的行业中优质标的敢于重仓持有。从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基金的历史持仓来看,郝淼对于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持仓较为集中。与此同时,医药板块即使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回撤与调整,郝淼对于优质公司仍然坚定持有。

对于长期看好的行业里的优质公司“拿得比较重,拿得比较久,基本上没怎么动”,这是郝淼组合重要的收益来源。

在郝淼看来,业绩归因中,也有一部分源于他对于医药行业某些细分板块阶段性机会的把握,例如今年以来的原料药机会。这就是“出奇”。

熟悉医药板块投资的人都了解,大多数投资者对于原料药行业存在一定偏见,认为其周期性较强。然而,今年原料药板块表现亮眼,相关公司的业绩非常好。郝淼指出,原料药走强的背后是有深刻的产业逻辑的。基于深入的研究与果断的决策,郝淼管理的组合也抓住了原料药的一波机会。

总体而言,郝淼坚持守正出奇,对于长期看好的公司拿得重,拿得住,赚到了企业长期增长的钱。同时,能够把握住一些板块阶段性产业逻辑变革带来的阶段性机会,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

产业变革 强者恒强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十分火热,估值整体抬升明显。在郝淼看来,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疫情。疫情的发展确实对医药行业部分细分领域存在拉动作用,提升了相关产品的需求,比如抗击疫情相关的一些药品、疫苗、医疗器械等。需求层面的拉动,自然带来了主题性的机会。

其次,郝淼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疫情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冲击,而医药板块作为刚性需求板块,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具备很强的防御属性,市场对医药行业形成有稳定成长的预期,所以医药板块整体受到资金青睐。

郝淼同时指出,医药板块内部其实分化非常明显,优质龙头企业估值普遍处于历史较高位,一部分与疫情相关的标的可能由于主题性炒作估值也较贵,但仍有相当多与疫情无关、质地可能没有那么好的医药公司,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估值较为便宜。

对于医药板块的分化,郝淼认为,背后是有非常深刻产业背景或产业发展的变革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