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万高考考生,A股为志愿填报提供“参考答案
7月7日,高考拉开帷幕。今天,“高考作文”、“高考数学”等话题先后登上热搜。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考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是大多考生和家长的心愿。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城市、专业、学校、未来发展和薪资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北京太智联合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立朋对小编表示,“我们之前做过一些统计,高考选择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匹配度只有50%-60%,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人,所从事的行业与专业并不匹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考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存在盲目性。”
高考志愿究竟该咋选?A股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或许可以提供“参考答案”!
5个城市平均月薪过万
对于志愿填报,大多人士较为认同的是,如果本科毕业就选择就业,城市的选择是首要考虑的。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而且平均薪资也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据《2019年度太智联合薪酬智库报告》,2019年平均月薪过万的有5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
上市公司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从上市公司所在地来看,据同花顺iFinD统计,截至7月7日,A股市场共3881家上市公司,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广州集聚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分别为360家、308家、326家、152家、129家和114家,均超过百家。来自这6个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在全部A股公司数量占比为35.79%。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从上面几个地区的特点来看,除了经济增长稳健外,其创新力也较为活跃且开放程度更加包容,叠加人才云集以及财富效应集聚,因此催生出了大量上市公司。“整体上看,这些地区的共同点是拥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贸易网络,而这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另外,为了进一步“引才”“用才”“留才”,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有超百城发布了人才新政,其中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城市较多。
三大产业收入持续稳定较高
确定完城市之后,其次就是专业的选择。对此,资深HR的建议是,一方面需要考虑个人兴趣,另外要考虑实际问题,即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和薪酬。
从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小编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不区分地域的情况下,金融业上市公司人均年薪排名第一。2019年,非银金融和银行业人均年薪分别为23.18万元和20.2万元,超过20万元。其次是房地产、建筑装饰和传媒行业。从单个公司来看,有14家上市公司员工平均年薪超过50万元,8家是券商。
但是,上市公司仅代表行业的部分龙头企业,并不能反映全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平均年薪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4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5万元),金融业(13.14万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8倍、1.47倍和1.45倍。其中,IT行业从2016年首次超过金融行业以后,连续四年都是稳居高薪第一名。
赵立朋:从薪酬的?绝对值角度上来讲,高科技产业、大地产基建和金融业三个行业,收入是相对稳定且较高的。
从未来薪资的增长潜力来看,据《2019年度太智联合薪酬智库报告》,2019年人工成本占营业额比重最高的是高科技行业,为26.94%,其次是金融业、服务业。2019年薪酬增幅最高的也是高科技行业,10.63%,其次是物流业和金融业。
图片来源:《2019年度太智联合薪酬智库报告》
赵立朋:从行业角度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生物医药、物流行业未来也会非常有发展前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健康产业是一个?能够持续增长的行业。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配套产业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比较好。随着与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结合,物流行业也将不断推陈出新。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行业、新业态也在诞生,并且获得政策支持。如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等,连续多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大数据智能、区块链、其他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相关学科、生物技术和药学、微电子和机器人等行业,都属于处在政策风口,受到国家支持,预计未来就业前景较好。
为了结合社会需求,高校也在与时俱进、增加新专业。
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共有180所高校新增备案人工智能专业,位列榜首,其次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有138所高校新增该专业。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也备受高校青睐,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等工科专业正在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新方向。
券商、注会存人才“缺口”
谈及金融业,近年来,资本市场的改革加速,使得证券行业对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