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7-06 11:16 的文章

后疫情时代,新能源车更好卖?

  后疫情时代,新能源车更好卖?

  那些能够承受短期压力的汽车制造商、电池供应商和初创企业们,在未来将从新一波市场需求浪潮中受益。

  社会上愈来愈常见的“反转”,不仅在于吃瓜大戏,也在于商业机遇。

  譬如被新冠肺炎疫情折腾得死去活来之后,新能源车反而有望迎来新一轮利好。肯定有许多人会问:这是什么逻辑?有什么依据?

后疫情时代,新能源车更好卖?

  提出这个观点的彭博社,其实来了一次“欲扬先抑”,在论证新利好之前,劈头盖脸先是一通看衰:新冠肺炎导致全球车市暴跌,电气化车辆销量跳水的同时,牵扯到动力电池出货量滑落,颓势可能会一直延续到2021年。

  然而,短期和长期趋势,并不能等量齐观——

  眼前一两年的低迷,并不妨碍紧接在其后就是“东山再起”。如果将观察周期拉长到五年,那么2015-2019年的动力电池与电动汽车产销量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从产业惯性看,2020-2025突然跌落的可能性太低。

  而各国政府和车企在电气化领域的大量投资,以及电池为代表的电气化技术演化进步,将赋予新能源车最根本的内生增长驱动因子。

后疫情时代,新能源车更好卖?

  短期承压后的新一轮利好

  彭博社近日撰文称,由于新冠肺炎的冲击,电气化车型的销量或将在中短期内大幅下滑。受此影响,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或将在今年出现首次下降,全球电池出货量预计将降低14%,而放缓的趋势极有可能一直持续到2021年。

  今年上半年,LG化学已下调了年度销售预期,而其它电池制造商也陆续发出了出货量下滑的预警信号。彭博社研究员预测,基于汽车制造商面临的艰难销售环境,动力电池行业高歌猛进了三十年的产能扩张或将暂时放缓。

  尽管如此,对于电动车与动力电池来说,后疫情时代依旧是短期压力和长期利好并存。根据彭博社的观察,自2015年以来,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增长了一倍以上,与刚过去的2019年相比,2029年左右的市场需求将增长至少9倍。

  在短期内会遭遇产销下滑,但业界对锂离子电池的长期前景依然乐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尽管暂时会因为新冠肺炎的冲击而感到压力,但他对动力电池的市场走向依旧抱有很大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或将成为部分国家“新四化”转型的一个机会。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欧洲汽车强国,都在利用疫情复苏的刺激基金来帮助汽车行业从传统燃油向电气化的过渡。

后疫情时代,新能源车更好卖?

  就拿法国来说,政府将向汽车行业提供约80亿欧元的复苏资金,主要用于电动汽车销售的支持;而德国的经济刺激方案里,也包括向汽车行业提供约56亿欧元的资金,并要求相关机构加速电气化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6月,有英国媒体爆料称,该国政府正考虑给予车主高达6000英镑(约合人民币6.4万元)的补贴,激励他们把柴油和汽油车型换为电动汽车。这一报废计划将于7月6日被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正式宣布。

  而根据路透社7月初的最新消息,意大利也将加入法国和德国之列,用政策手腕扶持受新冠肺炎重创的汽车行业。该国议会已于近日批准了一项刺激计划,以鼓励销售先进的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UNRAE的数据,刚过去的2019年,电动车仅占意大利新车总注册量的0.56%,混合动力车占比稍高,但也仅有6.1%的份额。而根据意大利交通部的统计,意大利今年上半年的新车登记量减少了近50万辆,降幅为46%。

  新一轮机遇,美国是个例外。

  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对汽车政策支持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则是美国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囿于现金压力,不得不把业务重点放在最有利可图的产品(例如汽油卡车和SUV)上。根据彭博社的预测,美国未来几个月的电动汽车销售或将出现大幅放缓。

  尽管如此,美系依旧在转型的赛道上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