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7-06 05:37 的文章

宝盈基金郝淼: 守正出奇 把握医药行业结构性机

  产业变革强者恒强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十分火热,估值整体抬升明显。在郝淼看来,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疫情。疫情的发展确实对医药行业部分细分领域存在拉动作用,提升了相关产品的需求,比如抗击疫情相关的一些药品、疫苗、医疗器械等。需求层面的拉动,自然带来了主题性的机会。

  其次,郝淼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疫情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冲击,而医药板块作为刚性需求板块,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具备很强的防御属性,市场对医药行业形成有稳定成长的预期,所以医药板块整体受到资金青睐。

  郝淼同时指出,医药板块内部其实分化非常明显,优质龙头企业估值普遍处于历史较高位,一部分与疫情相关的标的可能由于主题性炒作估值也较贵,但仍有相当多与疫情无关、质地可能没有那么好的医药公司,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估值较为便宜。

  对于医药板块的分化,郝淼认为,背后是有非常深刻产业背景或产业发展的变革逻辑。

  郝淼解释,2000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整体进入快速成长期。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两倍于GDP的增速。在这样一个做大蛋糕的阶段,可以看到行业中大小公司齐头并进,发展迅速。

  但变化也在悄然发生。郝淼回忆,十年前刚入行时,很多中成药甚至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是投资热点,而如今大都已慢慢被投资者抛弃。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医保在未来的支付压力会愈加凸显,因此近几年出现越来越多的医保层面的政策变化。特别是2018年底带量采购政策的出台,对产业层面与资本层面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变化。

  因此,过去依靠营销驱动,靠几个仿制品种不规范销售来做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郝淼指出,这些变化其实都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使得国内的医药产业从原来那种粗放式的发展,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在此过程中,医药各细分行业内部结构逐渐分化,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格局逐渐奠定,各种资源如人才、资金等都加速向龙头企业集中。在郝淼看来,资本市场对龙头企业的追捧,更多的是对这种产业层面变化的一种映射。

  郝淼认为,未来整个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局面不会有明显变化,甚至会进一步加强。所以,长期来看,医药板块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在板块内部的分化过程中,需紧紧把握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

  寻找结构性机会

  站在当前时点,郝淼坦言,前期医药股确实上涨幅度较大,整体估值也比较昂贵,尤其是部分一线品种的估值更是高企,这都加大了判断医药行业后市的难度。

  但纵观A股市场,从业绩增长的持续性来看,医药行业仍是目前确定性较强的板块之一。郝淼表示,他相信其中结构性的机会始终存在。

  首先,要在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的方向去寻找,例如偏消费类的方向。对于此类子行业,市场关注度比较低,其中或许存在一定的预期差。尽管这样的机会比较少,但郝淼相信依然存在,值得深入挖掘。

  其次,下半年要继续在疫情防控相关的主线上加大研究与跟踪力度。如果下半年海外疫情仍然得不到明显缓解,与疫情相关的标的还会存在一定的主题性机会。当然,这与疫苗的研发进展也有很大关系。

  郝淼指出,医药行业与别的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细分方向非常多,研究壁垒较高,内部差异化十分明显,可能一个方向只有一两家上市公司。

  郝淼认为,疫苗行业值得持续关注,这是目前国内高景气的细分行业之一。医药行业因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做出重要贡献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医疗专项债加速发行,政府各项基金扶持也将继续带动医药行业整体增长。

  此外,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创新型企业将获得更多资本支持,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疫苗等。因此,细分行业景气依旧上行、竞争格局优化、业绩增长确定性强成为主要的选股依据。“当下仍然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创新医疗(002173)器械以及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郝淼说。

  进一步细分,郝淼指出,制药行业作为医药板块最大的子领域,正在经历由仿制药为主慢慢向创新研发驱动的转型升级阶段。但其中也会出现分化,所以,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研发能力,也要关注企业的销售能力,因此对于平台型企业会更加看好。

  仿制药当中,生物药的机会值得持续关注,特别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类药物,虽然本身可能也是非专利药,但是它的工艺难度较高,存在一定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