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6-30 12:46 的文章

佛山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策略研究(下)

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契机。5月,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建设100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万亿级产业规模和一批千亿级产业规模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佛山的产业创新一直偏重于制造业主导的创新,偏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后端,未来需要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服务+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产业链,拉长生产线和服务线,稳步推进产业规模的扩张,增强产业的引领作用。

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需要怎样的好环境?

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应对疫情冲击、加快复工复产、降低创新成本、实现外部效应和学习创新效应的重要方法。要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就要建立有利于新兴产业集群成长的制度环境,做好产业集群的整体规划布局,引进和培育实力强劲的头部公司,带动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文化的营造,通过搭建数字化运营平台等方式,做好产业集群的配套设施和支持服务。

首先,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调整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科研资源整合和统筹配置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券使用管理。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服务。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完善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的联动机制。

其次,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推动商事登记制度、企业项目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以激发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二是实施行政管理服务流程再造,提供便捷高效高质服务,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三是深化行政区域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镇(街)城市功能完备。四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推动知识产权服务组织走进专业镇;加强与广州中新知识城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的合作,为企业强力维权,塑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五是加强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建立区域内的行业协会和商会竞争机制,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和商会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合作创新与互动。

根据国外典型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他们都有一个鼓励创新、创业精神和新企业形成的商业环境。区域内信任度较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低。例如,硅谷集群内企业衍生能力特别强,在衡量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时候,集群内企业衍生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硅谷从20世纪70年代不足3000家企业,经过短短20多年就发展到了8000多家企业。例如,1997年,硅谷区内有2000家企业破产,又有3500家企业诞生,而硅谷当年500家生物科技企业,预计也会有200家倒闭,但又会有300家冒出来,由此可见硅谷的企业衍生能力是十分强的。再如,在意大利,构筑了以家族为基础的地域社区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小企业集群上,核心内容就是诚实与信任。如果没有这种道德精神的粘合剂,许多中小企业就无法进行低成本的分工与协作。

从生态圈的角度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构建

创新型产业集群与生态圈的雨林规则是异曲同工,相得益彰。如何更好地通过雨林的多元、共生、冠层、开放等特征来有的放矢地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融会贯通地加以学习、借鉴和应用,真正把“多元共生、协同发展、包容进化、开放创新”的理念,转化运用到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构建之中。 

着眼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新和转型渗透到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新产品开发,不论是产业链间的战略协同,还是信息的交换和维系,包括集群内人才结构和人才总量的变化,都会随着技术进步、竞争环境的改变、资源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变革和调整。集群内各要素的互相影响和作用,实现自身结构的有组织及有序化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自我革新和自我强化而不断成长,最终发挥好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特殊的创新生态的作用,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的功能优化、要素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些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在产业集群内,各个创新主体、创新环节和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会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生态链的组合,进而通过人们的智慧和其他相关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持续展现生生不息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