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6-27 12:47 的文章

车市终于开始复苏 行业整体回暖

  6月第三周,即15日-21日,乘用车零售稍有回暖,该周内乘用车日均零售4.39万辆,虽然同比增速下降了11%,但从环比来看,相较5月的第三周增长了9%。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近日披露的这组数据显示,国内车市复苏的走势相对平稳。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创了国内汽车市场。进入后疫情时代,车市终于开始复苏,行业整体回暖。不过,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近期车市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比如高低端车型销量分化明显。

  车市终回暖,SUV细分市场拉动明显

  国内车市的复苏从5月就开始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汽车市场累计产量为218.7万辆,同比增长18.2%;实现销量219.4万辆,同比增长37.4%。不过,今年前5个月汽车市场的累计产销量分别为778.9万辆和795.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29.1%和22.6%的下滑。

  5月产销量同比皆实现正增长,业内普遍观点认为,这意味着汽车市场开始复苏,并逐渐回归正轨。从乘用车各个细分市场来看,5月SUV细分市场的表现强势,产销皆保持正增长,而轿车市场的产量略增,销量同比微降。

  “SUV市场的动力较强,新品推出频率相对较高,消费者购买能力相对较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疫情形势好转,中西部消费者购买能力回升,且其对SUV的偏好度高,进而会推动SUV市场的较强增长。”

  乘联会数据显示,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的SUV销量占比来看,SUV仍是各个品牌销量增长的核心动力。以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为例,5月自主品牌SUV细分市场同比增长5%,合资品牌SUV细分市场同比增长16%,都是其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细分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曾经一度退却的“SUV热潮”似乎出现了“回春”的迹象,呈现出不俗的反弹。“5月乘用车市场由负转正,SUV细分领域是最大的助力者,可以预见消费者对SUV的热度还是相对较高,接下来一段时间内,SUV仍是拉动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崔东树表示。

  豪华车市场稳健增长,自主品牌份额缩小

  经历疫情洗礼之后,国内汽车市场高低端两极分化明显,豪华车品牌抗风险能力强,保持稳健增长,而自主品牌则受到一定影响,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

  在4月销量率先转正之后,5月豪华车市场继续领跑车市大盘。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国内豪华车市场的销量约为22.56万辆,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26.6%;今年前5个月豪华车的累计销量约为80.72万辆,同比下滑5.4%,不过下滑幅度低于整体行业。

  在销量两位数增长的同时,豪华车的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增长。一季度豪华车市场份额为12.9%,到5月份已经增长至14%。在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看来,“豪华车销量实现稳健增长的原因是消费升级加速,高端换购需求强;此外,豪华车的价格也在持续下探,进一步吸引消费者。”

  端午假期,记者走访了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廊大汽车城和安次工业园后发现,豪华车品牌加大优惠力度,优惠金额均在万元以上,最高可达十几万元,例如奥迪A6L可优惠11.77万元,宝马7系的优惠力度也超过10万元。廊坊华星名仕一汽-大众奥迪4S店的销售顾问说,“目前客流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我们现在优惠力度很大,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揽客,同时也会主动联系有意向的客户,到店咨询的消费者明显增加。”问及销售量情况,他表示还不错,但并未透露具体数字。

  河北省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侯成彬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豪华车品牌的用户群体固定,疫情对这部分群体的影响不大,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刺激了他们对汽车的需求,疫情对豪华车品牌是挑战,但更多是机遇,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增。”

  对比于豪华车市场份额的增长,自主品牌前五个月的表现则明显承压。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实现销量57.1万辆,同比增长0.4%。与此同时,自主品牌的市场也在进一步下滑,5月份市场份额为34.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数月跌破40%的红线。

  乘联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5月以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连续20个月同比下降,今年2月和3月市场份额有所回升,但随后下滑明显。

  尽管自主品牌也抓住了SUV的风口,也因此拉动了销量的增长,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合资品牌加速布局SUV各个细分市场,同时自主品牌SUV一定程度上出现同质化,导致市场份额被抢食。

  “国内汽车市场低端车下滑严重,对自主品牌来讲影响较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