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茅炜:构建行业基金,力求最大化保留优秀研究员的超额收益能力
导读: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许多行业研究员刚刚构建了对于覆盖行业的深度认知,就去做基金经理了,导致他们的超额收益能力并没有被保留下来,基金经理经常要不断面对入行没几年的年轻研究员。南方基金的茅炜认为,一个优秀的行业研究员往往对团队具有突出的价值,通过将行业研究员的组合构建成行业基金,最大程度保留他们的超额收益能力。
目前茅炜管理着几只行业基金,并且正在发行专注成长领域的南方成长先锋。作为南方基金的权益研究总监,茅炜会和行业组长一起专注在超额收益的获取上,扬长避短,并且提高研究和投资之间的效率。茅炜认为,这类工具类产品有明确的比较基准,以超额收益为目标,有望成为家庭资产配置很好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来自茅炜的“金句”:
1、对于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优化资源分配就是投资的本质,并不仅仅停留在为客户赚钱或者为自己赚钱。
2、构建行业基金产品,让具有超额收益能力的研究员保留他的阿尔法,避免他的不足之处。
3、一个是ROE能够增长,另一个是ROE能保持稳定,这些往往都是行业中优秀的公司,这两点也都能在财报中进行跟踪和拆解。
4、我们非常强调产品的基准,不同行业基金对应的基准是不同的。同时,我们也很强调投资流程,让我们做的事情变得有迹可循。
5、我们要提供的是可持续超额收益,这就需要基金经理保持专注,不断在能力圈之内做投资。
6、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本质上并不是割裂的,大家之所以把两者分开看,主要是考核周期的问题。
7、我们应该去找好公司,但是如果过分强调每一个时间段的绝对收益,就会从寻找好公司变成寻找便宜的公司。
8、一个能创造超额收益的资深研究员,往往对团队具有突出的价值。
通过产品设计,保留行业研究员的α
朱昂:你是怎么看待投资的?
茅炜 投资是优化资源分配的过程,作为投资者参与到社会资源在各个领域之间分配。如果你的分配过程是有利于这会的发展,就有望获得更多的回报。投资人把钱投入到需要这个资源,并且未来发展更好的领域。我觉得对于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优化资源分配就是投资的本质,并不仅仅停留在为客户赚钱或者为自己赚钱。资金的增值只是资源分配的一个结果。
朱昂:能否谈谈你的投资框架?
茅炜 我一直是做自上而下投资的,这和我最初的行业研究背景有关。我目前做的工作不仅仅是投资,还有一块是权益研究部的管理工作,对权益研究团队的架构进行梳理。我目前管理了几个行业基金,这些基金都是通过和不同行业研究组长沟通和协调,获取在行业上的超额收益。我们把研究部门划分成不同小组,通过组长和我的搭配,构成最终的行业基金产品。我会和研究组长沟通研究方向,然后组长会在这些方面去做深入研究,之后会筛选出一些个股进行答辩评审。
我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降低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我们获取超额收益无非三个方式:1)择时;2)行业轮动;3)个股精选。择时已经被证明基本上是很难获得超额收益的。行业轮动对于基金经理个体的要求非常高,每一个阶段的行业驱动力是不同的。大家实践的效果发现,通过精选个股获得超额收益是比较好的方式。
那么对于研究员来说,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保留一个研究员的超额收益能力。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优秀的行业研究员出身,他们最初都在某几个行业有比较强的超额收益能力。然而,许多人做了基金经理后,就要全市场覆盖,无论熟不熟的行业都要去选股,甚至去做择时和行业比较。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也容易暴露一个人的不足之处。
构建行业基金产品,也是从这一点出发,让具有超额收益能力的研究员保留他的阿尔法,避免他的不足之处。然后在产品设计上,我们做成非常明确的投资目标,有严格的行业限制,让客户明确知道自己在买一个什么产品。这种以明确超额收益为投资目标的行业基金,非常适合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用来做大的资产配置,我们相当于在一个大投资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朱昂:能否谈谈目前研究部分为哪几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