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廉洁”:一场行业生态的变革实践
2020年5月20日,松鼠廉洁六周年。熟悉松鼠的主人应该知道,每年的520,对松鼠来说,都是特别的日子。“520”谐音“我爱廉”,因此这一天成为松鼠一年一度的廉洁周年纪念日。廉洁周年庆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因为供应商发给采购员一元拜年红包,触发内部廉洁查处机制,三只松鼠(行情300783,诊股)对该公司进行约谈,并做出停止合作两个月的处罚,宣示着三只松鼠对廉洁问题零容忍的鲜明态度。
从查处一元红包事件到成立全国食品行业首个检企共建的廉洁工作站“松鼠检署”,从口头约束到机制保障,从联防联控到严查严办……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经济代表,三只松鼠成立之初就立志于打破行业“潜规则”,从“新”出发将廉洁的种子植入企业文化的土壤。如今,伴随着企业规模和业绩的不断发展,廉洁文化早已融入公司治理的肌理和血脉,“松鼠廉洁”更成为引领和重塑行业生态的典型样本。
在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建设与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廉洁创新奖”评选中,三只松鼠榜上有名,成为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代表。那么,“松鼠廉洁”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松鼠初心:用廉洁捍卫真实
“我们顺过势,但没有同过流,曾经遭遇过这个世界的不真实,所以渴望公正的初心才更加强烈。”
说这话的是三只松鼠创始人——“松鼠老爹”章燎原。创业前,章燎原曾在传统食品行业打拼过9年,对行业中积习弊病的体悟,构成了他推动廉洁建设最初的动因。
坚果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因而滋生了不少陋习。吃喝招待、迎来送往,甚至给红包、拿回扣都见怪不怪。章燎原的个性与这些“潜规则”格格不入,却又不愿因此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深思熟虑后,他决心离职创业,去打造一家真正带有新时代商业文明基因的企业,涤荡行业中的污浊风气。辞职前老板劝他,你不学会与人应酬,搞不好人际关系,以后创业路上肯定会吃亏。章燎原却笃信,在互联网时代或许可以重建更健康的商业规则,值得去试一试。
2012年,三只松鼠横空出世,成为搅动坚果食品行业的一匹黑马,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迅速成长为领跑行业的超级IP。
光环之下,三只松鼠还在另一条不为常人知晓的赛道上奔跑。
章燎原始终没有忘记创业的初心,要打造一家“简单、透明、信任”的企业。艰苦的草创阶段,他就给小松鼠们立下“十一条家规”,明确了公司员工上下级之间,员工与合作伙伴之间关系相处的规范,内容甚至细致到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的随礼金额。这份标志性的文件沿用至今,在三只松鼠被形象地称为“一张纸廉洁”。所有新入职员工,都要在这一纸家规上郑重签名。这意味着,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松鼠家人”,必须首先从心底认同三只松鼠的廉洁文化。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拔节,在章燎原看来,廉洁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商业世界的“真实”。商品经济时代,“真实”的品质尤为宝贵,“真实”意味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通过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推动企业不断完善。也正因如此,唯有“真实”才能让商品交换产生新的价值。章燎原将“真实”文化植入管理系统的最深层,夯实了三只松鼠企业文化大厦的地基。
源头治理:“治未病”的“廉洁疫苗”
一腔浓烈的变革情怀,若想真正的落地生根,还面临着不少现实的考验。
从业务流程来看,三只松鼠内部的廉洁高风险点隐藏在采购前端,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一旦发生权力寻租,调查取证难度极大。而作为民营企业,廉洁建设也不同于公共权力和国有经济领域,尤其是在监察执法上表现突出。怎么办?只能另辟蹊径。
“没有人想去坐牢,三只松鼠有责任将源头治理好。”在章燎原看来,破题的关键在于关口前移,从预防上将潜在的腐败苗头遏止住。
2014年开始,三只松鼠着手将廉洁文化融入到供应商管理体系中,通过向合作伙伴“营销”廉洁理念,统一内部与外部的认知差异,实现对供应链生态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