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4-27 11:57 的文章

手机:订单左右全产业链预期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手机市场供需都遭受了较大冲击。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手机全行业将面临来自产能恢复、元器件供应、海外订单等方面的不确定风险。厂商迅速恢复生产不但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还可以快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恢复运转,从而稳定全球供应链。

供应链受阻导致产量下调

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以中国为主的手机产业供应链受影响巨大:复工延迟、市场消费力减弱。集邦咨询研究经理黄郁琁向记者表示,第一季度手机供应链面临的难题是延后复工、缺工导致的断链危机。例如全球目前有超过50%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位于中国武汉,相关产品有光通信元件、光传输设备与5G零部件,与手机产业息息相关。

当前,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却在快速蔓延,在锁国防疫、居家限令、各大赛事皆面临取消或延期等连环效应影响下,全球手机市场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第二季度,手机供应链将因终端的消费迟滞而必须调整生产数量,这体现了因疫情扩散导致全球性冲击,其中又以疫情严重的欧洲市场受波及程度较深,随着欧洲各国防疫政策的颁布,影响时间可能延长至第三季度。”黄郁琁指出。

三星、苹果、华为、小米等出货重心以欧美地区为主的品牌的相关产业链受到影响较大,例如苹果在意大利、德国以及英国生产电源管理芯片,在美国生产玻璃和无线芯片。另外在作为手机重要生产基地的印度,小米、OPPO、vivo、联想等中国手机品牌,以及三星、LG、苹果的生产受到严格限制。

“第二季度,疫情影响将削弱市场需求,而供应链产量下调的时间点极有可能会落在五六月。”黄郁琁强调。

从手机上游供应链环节来看,在面板领域,国内a-Si和LTPS手机面板大厂京东方和天马等4月稼动率仍可维持在80%以上。然而,小米、三星等品牌均出现了面板减单、新项目推迟的情况。

主要射频厂商Skyworks、Qorvo近期已相继调降财测,Skyworks公开表示,由于亚洲供应链的延迟、加上需求面疲软,5G市场需求不如去年预期的热烈,而且很可能终端装置以及关键零组件量产时程均会延迟。

而MobileDRAM方面,黄郁琁表示,由于手机内存应用大概占据整个内存市场40%,而疫情导致智能手机出货量下修11.3%,对内存市场的影响严峻。

联想移动业务集团中国区制造高级总监齐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武汉基地作为生产联想摩托罗拉手机的自有工厂,就目前形势而言,人力资源及物料供给都未受到疫情带来的明显影响,部分元器件成本和物流成本有所增加,需要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最  大程度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

厂商调整策略求生存稳发展

在全球经济表现急剧转疲软的预期下,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将直接面临冲击,手机产业供应链人事支出增加以及产生贸易汇差等,将影响品牌获利表现,品牌市场格局可能面临重新洗牌。

今年智能手机排名前六大厂商分别三星、华为、苹果、OPPO、小米、vivo。黄郁琁分析称,三星虽然总量仍为第一,但由于主要销售市场在欧美及东南亚,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预计生产总量由2019年的3亿台下修至今年的2.55亿台。

华为今年的手机出货量下修幅度达22%,目前已把整个销售重心转往中国;苹果的部分机种试产会有延后,但最应关注的是后续需求是否被削弱,毕竟其主要销售区域在疫情严峻的欧美市场。

黄郁琁表示,OPPO、小米、vivo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比重较大。华为在中国市场能够保有一定份额的情况下,将对OPPO、vivo等形成较大的排挤。而海外因为疫情严重,市场何时回稳还需要观察。

“疫情的蔓延导致手机厂商现金流遭受压力,在未来市场反弹的窗口期未到来之前,手机厂商会积极通过调整市场策略、产品创新、商业策略的变化求生存稳发展。例如新一代iPhoneSE提升产品性价比,通过降价、降维等策略刺激市场需求。”行业分析师钟新龙向记者表示。

需求端的萎缩令供应链面临减产,海外市场销量暴跌使得一线手机品牌计划集体砍单。有供应链的信息表明,全球一线手机品牌对供应商进入砍单潮流,其中三星5月份砍单量达到了30%~50%,苹果同样砍单超过了25%,而到了6月份,国产手机品牌纷纷跟进,其中OPPO和vivo砍单达到了30%到40%,华为和小米则砍单超过25%。

钟新龙表示,需求端经过短时间抑制,未来将会结合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的经济政策环境迎来产业复苏,提振信心。加上手机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化程度较高,产业规模大以及市场普及范围较广,企业具有一定的供需调节空间。从宏观全局走势来看,手机产业整体的供需紧张问题会得到缓解。

稳定供应链的有利因素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