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增设隔离区 员工饭堂错峰用餐
中山达亿瓦已有部分员工复工。本报记者 孙俊军 摄
2月11日,位于南朗工业园区内的两家出口型企业——中山达亿瓦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亿瓦)和新盛世(电器)中山有限公司复工复产。记者12日在该镇工业园采访时获悉,截至13日,南朗工业园内已有8家企业相继复工。“南朗的企业复工基本是三步走,符合第一批复工标准的企业这两天已经相继复工,有的还在申请审批中。”南朗人社分局林佩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防疫复工“两不误”
12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达亿瓦厂区,在接受完体温检测后,公司管理部经理江涛向记者介绍,作为全球钓鱼竿生产行业翘楚的日资企业达亿瓦去年产值2亿元人民币,符合南朗镇首批复工企业的条件。“我们从昨天开始算是部分复工,有20名员工先回来处理紧急的订单业务,还有内部决策以及新措施监测两天,调整好了以后,我们会发通知让员工回厂工作。”他介绍说。
在厂区门口侧边的空地上有一个临时隔离区,里面放有消毒水和口罩等应急物资。“如果我们发现进厂员工体温不正常,会在这里观察,然后送往医院,”在厂区食堂内,每个座位之间留足了1米的距离,在办公区,原本开放的办公桌被纸板临时隔断成单人间,消毒人员正在逐层对楼道反复消毒。其中一间办公室还专门存放消毒用品和口罩。
“我们的饭堂实行错峰吃饭,配好餐直接拿走,尽量避免人的接触,员工宿舍整个2楼都是隔离宿舍,如果员工有发热等症状会在这里隔离。”江涛告诉记者,企业全面复工后会有300多名员工,现已为每名员工储备了60天的口罩用量,消毒液储备了几个月的用量。“我们的产品一半出口到日本,其他会出口至世界其他国家,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可以说生产压力特别大,但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会逐步恢复生产。”江涛说。
■企业防护物资仍显紧张
虽然复工了,但接下来企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达亿瓦公司总经理江塚尚之介绍说,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几大难题。“ 第一就是防护物资不够,虽然现在已经储备了能用一个月的口罩,但是接下来有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口罩。我们现在的口罩都是从日本运过来的,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全球口罩都紧缺。第二个问题是,即使我们公司复工了,但是上游的供应商还没有复工,对我们生产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材料供应商、加工供应商等等。第三,物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的产品都是通过中山港货运码头转运至香港然后到世界各地,但据说中山港货运码头的物流今天才开启。之前我们都得从深圳和南沙运输。还有拖车等运输公司都还未开动。”
江塚尚之表示,复工的标准是准备60天的口罩以及消毒液、酒精,测温器,隔离观察室等。“这些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我们的资金和盈利都会受影响,所以接下来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税费减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