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回乡见闻,我在武汉的这几天
内容如下:作者:NO.511月20日,武汉卫健委通报:1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59例,死亡1例;1月19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77例。

凌晨四点,G4819次列车准时从北京西站发出,我踏上了回家的路。凌晨的车厢稍显安静,三三两两的旅客带着口罩,邻座的小哥在刷着各种科普小贴士……
地铁四号线上,大部分人还是没有戴口罩,有出门购置年货的老人,有拎着行李准备回家的一家三口,有行为亲昵的年轻情侣。网络世界的焦虑和线下实际生活好像全无关系,大家还是在按照平常的生活轨迹在朝前走。
回到家里,寒暄过后聊到新型肺炎,提醒家人出门戴口罩,父母不以为然,我深以为然。几番争论过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好在临近春节也都不用出门,搁置争议准备欢度春节。
1月21日,武汉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我在家继续劝说父母带口罩,好说歹说,父母也开始接受了戴口罩的建议。当我打开电商APP的时候,才察觉N95口罩售罄,好在附近药店还有少量一次性口罩,直接在外卖软件下了单。取外卖的时候,外卖小哥也带着口罩。
1月22日,湖北卫健委宣布截止1月21日24时,湖北累计报告新型肺炎病例375例,死亡9例。
随着有关疫情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武汉地区的朋友也越来越关注疫情的进展,开始转发最新资讯,开始在微信头像上“加个”口罩。朋友圈发的定位大多是各个小区,用朋友的话说就是“待在家里,按兵不动”。很多人也在朋友圈开始“自黑”,讨论起武汉近日的“万家宴”、“免费游园”等事情。
1月23日,武汉政府宣布自1月23日10时起,全市公共交通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
清晨七点被父母叫醒,被告知要迅速收拾行李开车回武汉郊区老家,打开手机才惊觉武汉凌晨宣布将在10点“封城”。从和平大道到二环线再到江北快速路,可能是没出武汉行政范围的缘故,一路上通行无阻。在国道上,老家这边的行人和司机基本也没戴口罩,俨然就像三天前的武汉市区,根本不受疫情的影响。回到老家,我们在家隔离。村里挨家挨户发放口罩,由于大部分人都是由武汉城区回来的,宣布禁止除夕初一串门拜年,少部分村民表示几百年的习俗不能这么直接丢弃了,大部分村民表示现在肺炎传染性强,应当合理取消。几番争论后,各自不欢而散。
1月24日,湖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
除夕,还是照常中午吃年饭,下午贴对联,不同以往的是各家各户都待在家里,父母辈没有聚集在一起打牌,小孩子也没有成群结对的放鞭炮,取而代之的是父母辈在家刷抖音,小孩子在家打游戏。透过窗户看到有人在池塘边钓鱼,仔细一看,也还带了口罩。晚上十二点过后,并没有人串门拜年,大家在群里转发新年贺词以及发送语音拜年,亲戚好友之间则是以视频通话的形式送去彼此的祝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很少有人提到恭喜发财,大都是祝福平安健康。

1月25日,《囧妈》在线上上映
大年初一,村子里静悄悄,没有人出村拜年,也没有人进村拜年。邻居家原定于大年初六的结婚酒席也取消了,等待疫情过去再开酒席。村民们对于《囧妈》在线上上映并不感冒,还是更习惯在手机刷15秒的短视频,嘻嘻哈哈看完之后迅速划到下一个视频。
1月26日,国家卫健委:最短的潜伏期有1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14天
大年初二,村子里依旧静悄悄,随着疫情的加重,大家对疫情愈发关心,甚至在手机上疫情发布会的直播。同时,有人开始陷入惶惶不安的情绪当中,回忆自己去过哪些公共场所,怀疑自己是否处于新型肺炎的潜伏期,在家人的宽慰下又缓和下来。村子附近有家小诊所,以前只有头疼感冒的常用药品,现在也开始卖口罩了,口罩价格不菲倒也有村民购买。有人质疑价格,诊所医生解释称是“进价就这么贵”。

1月27日,国务院宣布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
大年初三,村子里没那么安静了,可能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太久了,有人在自家院子里跳广场舞,有人在自家院子里哼小曲。村子里有人去隔壁镇里采购生活用品,镇子里生活用品都还挺齐全的,做着乡邻的生活,商品较平时基本也没有涨价。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大家开始焦虑返城返工的事情,在公司干活的人担心无法按时回到公司报道,在工地干活的人担心晚出去一天少挣一天的钱。
今天是我回到武汉的第八天,我不渴也不饿,我想出去玩。
本文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