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国石油行业10大新闻”发布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王静)2020年1月2日,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组织行业内外专家评出的“2019年度中国石油行业10大新闻”正式对外发布,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评价、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全部建成、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挂牌,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等入选。
这是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第七次组织评选并对外发布中国石油行业10大新闻。
2019年度中国石油行业10大新闻依次为:
一、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评价
2019年9月26日,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贺信表示热烈的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在贺电中对大庆油田胸怀祖国、贡献卓著的60年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由此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60年来,以铁人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为代表的几代大庆石油人艰苦创业、拼搏奋进,把大庆油田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截至2019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3.9亿吨,累计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2.9万亿元人民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 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全部建成
2019年12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两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起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由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入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历时5年,这项总价超4000亿美元的管道工程穿越地球上最荒凉的地带,一步步将“大资源”引向“大市场”。依据合同,俄罗斯30年内将向中国市场供气超1万亿立方米;管道满负荷运行后,每年供气能力将高达380亿立方米。该管道投产通气,将结束东北油气进口通道长期以来“有油管、无气管”历史,标志着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全部建成。
三、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挂牌 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2019年12月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国家管网公司主要从事油气长输管网及其调峰设施的投资建设、调度运行、公平开放和油气管输服务,形成“全国一张网”。组建独立运营的国家管网公司,将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是我国深化油气体制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
四、外资准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限制取消 油气全产业链对外开放
2019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新版负面清单取消了外资投资油气勘探开发必须通过合资、合作形式限制,外资企业可以独立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进行投资。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一直由国有石油公司主导。油气勘探开发准入限制取消,标志着我国油气全产业链对外开放,各类资本在油气产业开展竞争的格局形成。
五、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勘探获重大成果 国内油气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9年9月29日,中国石油宣布在非常规油气领域勘探取得两项重大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生油层内勘探获得重大发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58亿吨,预测地质储量6.93亿吨,发现了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进展,在长宁—威远和太阳区块新增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7409.71亿立方米,累计探明10610.3亿立方米,形成了四川盆地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大气区。
近年来,中国石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力推进油气上产,风险勘探接连获得重大突破,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等取得重大勘探成果,高探1井、中秋1井、永探1井等均获得高产油气流,全年新增油气地质储量当量18.4亿吨,为加快落实规模效益储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夯实了资源基础。
六、中国石化探明千亿方级气田 深层页岩气开发技术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