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航空报国新征程 带你走进634所的历史(3)
2006年12月,以634所建设测控和仿真科研生产基地的名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出让29952.3平方米,建设中航工业科技商务园(简称E-Park)。634所在“十五”、“十一五”十年间,全面确立了在测试领域的地位,承担了总装预研、总装基金、科工局、集团创新基金、航空基金、基础科研项目等相关研究任务,使得军品预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都有提高。
预研成果在航空领域的推广应用,为航空工业几十家兄弟单位,提供了测试与仿真设备。同时还为航天、兵器、中国科学院、大专院校等提供了配套的仿真及试验装置,主要产品系列包含AMC、PXJ和转台与测试加工设备等。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突出的成效。634所不断跟踪国内外先进的测控技术与市场变化,加强与同行业及其他军工行业的联系与合作,横向技术开发合同额大幅度提升,“十一五”比“十五”增长了10倍多。
聚焦航空、深耕主业,专业化重组,搬到亦庄东区
2009年3月,为了科学配置现有资源,实现业务专业化发展,集团公司对634所进行了业务划分和机构重组。根据总体部署,2014年,634所总部统一搬迁至E-Park第9号楼新区。这也是634所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形成了东区办公、研发,西区试验、生产的布局,完善了科研生产条件和信息化、保密手段。
东区亦庄办公大楼
2009年集团公司专业化整合以后,634所梳理技术体系,巩固行业占位。经过十年来的技术积淀和产业发展,634所承接了多项国家、国防重点任务,取得了多项能力资质,为国防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34所作为牵头单位承接了集团首个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全视角高精度三维测量仪的开发和应用”,自主开发出了高速CMOS线阵传感器芯片、光学模块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核心器件,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与了Y20、AG600和C919大飞机“三剑客”的地面试验支持与测试,赢得了客户肯定;研制成功了飞机定位仪,可为用户在飞机地面维护、保障测试过程中提供一机多用的测量解决方案,作为飞机“四随”保障测试设备,填补了国内该类测量设备在型号维修保障应用上的空白;自主研发的滑油金属碎屑在线检测传感器、油液污染度在线检测传感器等产品在飞机、发动机、直升机、舰船、导弹等10多个国家重点型号上得到应用,为武器装备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视角高精度三维测量仪
目前,634所建立起了状态监测特种传感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集团公司目前在传感器技术领域唯一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为提升我国航空装备状态监测能力提供了基础技术研究和科研试验平台;拥有的装备测试性实验室,是空装批准成立的首批重点型号装备测试性实验室之一,也是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CNAS及DILAC实验室,为装备的测试性设计和验证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样获得CNAS及DILAC资质的还有油液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具备油液理化性质的检测能力,能够为军民产品的研制提供试验手段支撑,并为社会提供检测技术服务,检测能力得到广泛认可。
空军重点型号装备测试性实验室
状态监测特种传感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2019年,为进一步推动航空工业综合测控、测试专业及产业发展,上级单位将赛维航电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委托给634所直接管理。
如今,634所已经成为专门从事航空测试技术、测试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的科研生产联合体,聚焦状态监检测技术、综合测试技术、智能技术、仿真测控技术等研究方向,立足航空,辐射国防,军民融合,提供覆盖产品全寿命周期测控技术、软/硬件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是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测试设备研制和生产的定点单位,还可承担测试性和自动测试系统第三方验证评价,提供软件测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