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 大产业
◀从贵州六盘水“回家”的高原草莓苗长势喜人。
绽放的草莓花可以作为观赏花卉给冬日带来一抹春意。
硕果累累的新品种草莓已经开始上市。
在大棚里,草莓的授粉由蜜蜂来完成。
在谷百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组培室内,技术人员细心培育草莓种苗。
▲在庄河大郑镇南甸村的草莓大棚里,果农夫妻俩正在侍弄即将丰收的草莓。 ▼在大连草莓研究所新品种草莓试验示范基地里,草莓苗在多种栽培基质里茁壮生长。
文\本报记者谢小芳 图\本报记者钟启钢
12月11日,外面寒风习习,而在金普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一栋栋温室大棚里,温度零上20多度,让人一进去就感觉到春天般的温暖。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正在陆续进入成熟期,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这样的就熟了,圆锥体态、表面平整,长得很漂亮。”大连谷百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松摘下一颗红彤彤的草莓,草莓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往年大连的草莓一般都是在12月下旬上市,今年我们第一年试种了贵州的高原草莓苗,今年8月27日种下,11月中旬就开始成熟了,比往年提前1个多月上市。”
谷百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大连草莓行业重点企业,也是大连草莓种苗工厂化繁殖中心,刘晓松所在的大棚,种植了17个品种。“这是红颜,是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一个品种,在丹东叫‘九九’;这是太空一号,特点是个头大;这是白雪公主,有的地方以颗论价售卖;这是枥乙女,日本引进的品种,有一股酒香,味道非常好……”刘晓松也兼任大连草莓研究所的所长,这几年一直在做草莓新品种的培育和工作,说到草莓新品种,头头是道。
草莓柔软多汁、色泽艳丽、酸甜适口、芳香浓郁、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之美誉。辽宁在我国较早发展草莓生产,目前已成为我国草莓生产的主产区之一。而在辽宁,草莓种植面积最大的当属丹东和大连。据了解,目前大连市草莓种植面积超过了10万亩,草莓品种超过了30个。在大连,小小的草莓已快速成长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并正通过新品种的推广、新技术的迭代、经营方式的创新,加快全面赶超的脚步,力图超越“丹东草莓”等,实现弯道超车。
创新 催生超额收益
庄河市自然禀赋优越,草莓种植历史近百年。2010年庄河市被国家授予“中国草莓之乡”称号,庄河草莓也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反时节温室大棚反季节草莓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庄河市大郑镇南甸村的王永玉到现在已经种了8年草莓,今年种了4亩多地,是村里种植草莓的技术能手,说起草莓种植、管护技术信手拈来,也敢于尝试新技术。他的大棚里,种的全是草莓脱毒苗,铺设的是滴灌带,垄上覆盖着黑膜,田垄间放置着蜂箱,蜜蜂嗡嗡地在田间地头飞舞。“4年前,我就开始种脱毒苗。那时候别人不敢种,我敢种,头年一亩地我就卖了9.2万元,现在我4个大棚里种的都是脱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