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创看潍柴|陈岩:淬火青春铸就国之重器
12月17日晚7点,潍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事迹报告会在济南山东会堂举行。全体山东青联委员、学联委员等1100多人听取报告。会上,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师陈岩分享了他与同事杨国玺的故事。
长期以来,高端液压件依赖进口,国外供货商的一次打压或限购,就会使国内企业陷入半停产状态,被业内称为“锁喉之痛”。为了冲破技术垄断,实现中国自主,2012年,潍柴决定并购全球高端液压技术领导者——林德液压,推动高端液压技术在中国的落地。同时,潍柴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工程师到德国去学习交流,陈岩就在其中,杨国玺任组长。
德国工程师两周的活 我们两个小时完成
在开展业务的时,杨国玺发现德国团队虽然经验丰富,但响应市场速度缓慢,尤其不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中国客户要求我们提供三维模型,但是德国没有成型的资料,交付时间长达2周。
为了加快配套速度,杨国玺大胆提出了建立三维模型库的想法。当时德国人认为中国人根本做不了。但国玺说:“这是证明我们的最好时机,再难也要干!”杨国玺带领我们从零开始,查阅了近千个零件,整理了上百种模型。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奋战,团队终于建成了三维模型库。只用两个小时就设计出了、原来两个星期才能完成的三维模型,这让德国人看的目瞪口呆,也感受到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带来的效益,高兴的连呼“Danke schön”表示感谢。
人生能有几回搏,拼了!
两年后,杨国玺回国,被破格提拔为应用工程部经理。为了打造工程机械“黄金产业链”,2017年潍柴启动了“发动机+林德液压”的动力总成项目,并成立了中德联合开发团队。杨国玺凭借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被任命为中国团队技术负责人。公司决定,要在一年内完成样机验证。很多人都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我们就是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人生能有几回搏,拼了!”
研发中,整个团队都可谓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同事每次见到杨国玺,他要么是一路小跑,要么一手拿着饼,另一只手还握着鼠标,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甚至到深夜还在与德国工程师进行技术交流。
2018年11月1日,样机调试成功。从那一刻起,潍柴自主研发的高端液压技术开始启程!但杨国玺却开始持续发烧,不久后永远离开了大家。杨国玺虽然只有32岁,但他用短暂的生命,书写了永恒的传说。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高端液压领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之重器,为行业的科技创新贡献了我们的中国力量。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将成为永恒,激励着我们让自己的青春汇入到新时代的滚滚洪流中,用奋斗使青春绽放光彩。
闪电新闻记者 白少光 苏发东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