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2-15 11:24 的文章

四川国有轨道交通企业将抱团开拓市场 合力打造“四川造”轨道交通品牌

四川国有轨道交通企业将抱团开拓市场 合力打造“四川造”轨道交通品牌

四川轨道交通国有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3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深化在川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四川国有轨道交通企业抱团发展,促进轨道交通“四川造”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共同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12月13日下午,由四川省国资委、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国有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举行。

  本次座谈会旨在加强轨道交通领域在川央企国企之间的联系,深化项目合作,推动集勘察设计、工程实施、装备制造、运营管理、金融投资、TOD开发等为一体的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供应商加快成型,通过优势互补、相互抱团,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抢占“一带一路”海外市场,携手再创四川轨道交通产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轨道交通产业是省委、省政府建设“5+1”现代产业体系确定的16个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今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轨道交通产业培育方案》,明确了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当前,四川省正全力打通高铁进出川大通道,5年建成及在建高铁里程达到2300公里以上,川藏铁路等也将启动建设,四川轨道交通产业正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四川国有轨道交通企业将抱团开拓市场 合力打造“四川造”轨道交通品牌

与会人员参观了解中车成都公司城轨业务发展及市场开拓情况。

  目前,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已初具规模,年产值处于全国上游,形成了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装备制造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尤其在新制式轨道交通方面,已有多项技术全国领先。但是,由于产业链各环节条块分割、统筹力度不够,缺乏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产业优势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成都是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规划布局的中心区域,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多次专题研究轨道交通产业发展,12月4号在新都等地调研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建设时,强调“产业生态圈建设核心在产业”,要加强产业链的上下游协作配套和左右岸配套,形成产业协作关系。

四川国有轨道交通企业将抱团开拓市场 合力打造“四川造”轨道交通品牌

与会人员在中车成都公司试乘成都地铁18号线。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新都区委书记许兴国介绍了新都区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情况和支持政策,中车成都公司王成龙董事长提出了合作倡议,与会的中铁二院、中铁建昆仑、中车资阳、四川发展、铁投集团、交投集团、成都轨道交通、成都交投集团等国有轨道交通企业负责人,结合在轨道交通产业上的布局,就深化企业合作,推动“四川造”轨道交通产品走出去拓展市场作了交流。上述国企在深化企业合作、共同抱团发展、共同拓展市场表达了共同的愿望,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作为全国五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之一的成资眉产业集群,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为核心,全省从事轨道交通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众多,覆盖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是全国轨道交通产业链最齐备的集群。许兴国认为,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整合全省轨道交通产业优势资源,“抱团出川”抢占省外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时紧跟轨道交通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抢占技术制高点,形成核心竞争力。他建议,瞄准国内城轨市场,加快整合在川轨道交通企事业单位及成资眉三市城投公司,组建四川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对外提供投“融资、规划、设计、建设、整车、运营、维护、TOD开发”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形成“优势互补、行业整合、抱团出川”的全省轨交一盘棋格局。同时,参照上海轨道交通基金和比亚迪云轨投资基金,由四川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发起,成立四川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增强投融资服务能力,加快孵化平台及科研载体建设,促进轨道交通研发及成果转化。

  如何共同开拓市场,合力打造“四川造”轨道交通品牌?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徐进表示,需要在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上形成合力,在走出去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上形成合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造水平上形成合力,在共建产业园区打造产业生态圈上形成合力。他提出,要完善合作机制,共同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思路,探索建立四川国有企业轨道交通产业专项合作机制。而省国资委将充分发挥四川省国有企业“一带一路”合作发展联盟的作用,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指导协调企业合作,帮助协调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要以重大工程和示范应用项目为载体,实施“龙头拉中小”企业协作和“整车带配套”产业协作,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组建产学研联盟共同推动重大产品研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形成规划设计、融资投资、工程建设、设备供应、运营维护等项目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协同和创新发展。此外,还要积极推动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大力开展股权合作,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在产业内具有带动和集聚作用的工程总承包、系统总集成企业,培育新制式轨道交通主体。要探索设立轨道交通产业基金,由重点央省市国有企业共同发起,争取财政引导资金支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对产业链优质项目的投资力度。省国资委将加强协调,组织相关企业做好基金的组建工作。最后,要用好我省已出台的支持政策,共同推动相关部门完善财税金融、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配套协作、海外市场开拓和项目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本金注入、国家专项基金投入、地方政府资源综合开发收益分配及运营补亏、国有资产增值收益返还等政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