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2-12 14:13 的文章

邓志革:我是职业教育的“产品”

邓志革:我是职业教育的“产品”

1981年,17岁的邓志革走进湘东化工机械厂大门,成为一名“企业人”。那时,他尚未成年,更没有想过,自己会从一名普通技术员一步步“转型升级”,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二级教授以及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当家人。

一晃三十余年。

回望人生,面对记者,这位“双师型”高职院校党委书记,介绍自己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是职业教育的产品”。

20余年的追寻

邓志革与职业教育的“初相识”,是带着几分后悔的。

“我当时还不满14岁,父亲说让报中专学机械,我就照着填了志愿。”初中毕业考试成绩放榜时,邓志革是全县第一名。邓父在当地一家工厂工作,特别看重厂里有文化的技术员,“他希望我成为这样的人,并帮我选定了志愿”。

走进中专校门的懵懂少年发现,这儿的老师只教专业课,物理、化学、历史等基础课和文化课都不开。“我有些后悔,至于为什么后悔,当时也说不清楚。”邓志革只觉得,自己这三年少学了很多知识,大脑里仿佛缺了一块。

带着几分遗憾,邓志革中专毕业了。他的职业生涯开始按照父亲规划的路径向前,被分配到湘东化工机械厂,成为“文化大革命”后这家工厂分配进来的第一名学工科的中专生。

因为学历高,邓志革人还没到厂里报到,各部门就开始抢人。研究所、总工程师办公室、装备处等各技术岗位都提出来要人。人才匮乏的机械厂,可以说是拿出了所有技术岗位随他挑。

当时的邓志革年龄不大,主意却大。他没有直接选择高学历才能胜任的技术岗,而是跑去分工厂的车间当一线技术人员。车工、钳工、刨工……邓志革把车间里的所有工种都干了个遍。

最难的是车工和钳工,因为当时工艺水平有限,这两个工种几乎完全依靠徒手操作,那是邓志革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技能对一线工人的重要性。

1985年,邓志革调入一所技工学校任教。工作日久,无数毕业生回访案例让邓志革认识到,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技能同等重要,无论哪一方不足,最终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认为职业教育应当在这两者间寻找到平衡点。”邓志革说。

从1995年考入株洲市环保职业中专学校(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前身)至今,24年来,邓志革始终在追寻着这个平衡点。

追寻的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他将音体美纳入学校必修课程。

那是2002年,他在株洲市第一职业中专任职,力推音体美成为必修课。

此举在当时的湖南乃至全国职业院校中,都极为罕见。三年时间,用来学技能都不够,还要学音体美?校园里,有很多老师不能理解;校墙外,更多的家长也不能理解。

但他还是做了。坚持的背后,某种程度上源于个体内在的体验。

邓志革在县里长大,受家人影响,吹拉弹唱、跑跳投掷,都能露几手。等到读完书、进了厂,他发现,这些“才艺”在那个年代的技术员中非常稀有,也正因此,开启了他与周围同学、同事的不同际遇。

这种“尝过甜头”的心情,在邓志革心中酝酿着,于是便有了2002年的改革。

选择音体美为突破口,一是因为在当时的职业院校中,这些课程属于被“集体忽略”的领域,二是“来读职校的,多是出身于农村、家庭贫困的孩子”,邓志革不希望自己小时候同龄人的缺憾,在学生们身上延续。

更重要的是,邓志革内心有一种预判,他的改革,符合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要改革的重点”。

“底气来自我自己”

当邓志革第一次说出“底气来自我自己”时,其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对自我实力的充分信任。恰相反,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除了我,其他元素学校都不具备优势地位”。

但也正是这句颇显出几分“技穷”的话语,打动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培训部经理。

2009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计划在中国寻找一所高职学校,开办校企合作的订单班。得知消息的邓志革,凭着一种职业敏感,将争取订单班落户本校,列为学校的重大事件。

“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能争取到。”在现任校人事处处长、当时的校党政办主任刘平国眼中,邓志革也“太敢想了”——学校没有行业背景、没有企业依托,汽车专业总共8名老师,所有设备加起来价值不过160万元,且都是些老旧、淘汰品,“拿什么和对手竞争?”

邓志革没说什么,只带着一帮老师日夜加班准备首轮陈述材料。每一份PPT,他都演练10遍以上;演练现场,必有一名普通话标准的老师,指导邓志革的发音。第二轮的教师PK,邓志革则是亲自上场,培训选出来的4名教师。一个月的培训期里,他基本就是陪教、陪听,手把手地将他教书时积累的课堂经验传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