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2-11 15:36 的文章

河北:补短板强产业 投资结构优化

补短板强产业 投资结构优化

——河北发力“六稳”推动高质量发展⑤

老旧小区改造,使定州市石油公司家属院居民“堵心”的回家路变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四好农村路,让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乡二兴营村村民李振富吃上了“旅游饭”……

保持投资稳步增长是支撑全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河北省着眼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稳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精准施策补短板,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增长快

“过去天天为浇地水发愁,如今农场建了两座农业扬水站,把水送到了田间地头,我对明年的春耕生产心里有底啦!”初冬时节,看着等待播种的稻田,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八农场孙塘庄农民孙任好对来年丰收充满期待。

农业用水尤其是曹妃甸南部水田生产用水是该区农民关心的问题。唐山市曹妃甸区农业部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论证,共筹集并落实资金2211.57万元,用于农业水利项目,为该区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曹妃甸区的做法,是河北省补短板稳投资的缩影。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河北省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5.7%,拉动全省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补短板领域的投资尤为亮眼。水利基础设施同比增长89.3%,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同比增长17.5%。民生领域投资增长迅猛,教育业投资同比增长69.2%,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54.7%。

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后劲。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落实目标责任、细化台账管理,常态化开展督导调度,层层传导工作压力。

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瞄准脱贫攻坚、生态环保、能源、农业农村、社会民生等重点区域,梳理形成了2019-2020年全省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项目清单,要求各级各有关单位将清单中本地区本行业的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全部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中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约1600项,计划总投资1.3万亿元。

为协同推进补短板工作,今年3月份,河北省建立了推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27个部门单位统筹推进项目谋划储备、前期手续、推介发布、专项债券安排、政金企合作、落实配套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实施等工作。

在解决资金来源方面,省发改委依托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常态化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机制,为民间投资搭建新的项目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

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工程——唐山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及配套外输管线项目快速推进建设;河北南部电网2019年“煤改电”工程竣工,共完成2000多个村、29.2万户供电设施改造,新增电供暖面积2920万平方米……

一项项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换来的是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承德市双滦区,60.2公里的云盘路竣工通车,该区陈栅子乡二兴营村村民李振富家100多公斤苹果,一天就被游客摘光了,有了一份收益。“要不是新修的路直通家门口,哪会有这么多游客?”说起连通山外的村路修通后带来的好处,李振富很开心。

“抓牢关键处要紧地,切切实实补短板,通过投资既增加中高端供给,又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推动整个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动能投资活跃,重点领域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势向好

日前,位于石家庄高新区的石四药药物研发平台、中试及产业化配套项目即将进入收尾阶段。

“项目建成后将重点围绕抗病毒、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领域,在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助力公司产品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石四药相关负责人说,近几年,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更强了。

今年1至10月,河北省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投资亮点纷呈。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势头向好。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9%。其中,钢铁工业和医药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迅猛,分别同比增长44.8%和12.2%,拉动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

大项目对投资增长带动作用强劲。全省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8%。其中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的989个特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1.9%,占全省投资的27.1%,拉动全省投资增长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