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0-23 08:17 的文章

日均发件60万单,两万从业者风口“淘金”,直播

金华新闻网10月22日消息  记者 章馨予 楼志明

在这里,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创业,成千上万的收入以小时甚至分钟计算;在这里,大家白天蹬着三轮走街串巷拉货,晚上戴着劳力士开着阿尔法出门;在这里,做生意亏了钱的老板想着东山再起,平民草根怀揣着逆袭梦想踏上创业之路......

义乌市福田街道北下朱村,被业界誉为“中国微商第一村”、“网红直播电商村”,流传着“只要口袋里还有明天吃饭的钱,就有希望在这里生存下去”的豪言壮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风口上的“淘金人”。记者来到这里,探访它迅速走红的秘密。

从微商村到“网红直播电商村”

初见北下朱,这里看起来就像个与繁华城市格格不入的城边村。你怎样也想象不到,就是狭窄街道旁一间间其貌不扬甚至稍显简陋的店面,里头涌动着的是瞬息万变的巨大商机,每天上演着的是日进斗金的财富故事。

与2.2公里外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侧重线下实体店批发不同,北下朱所有的供应链都是针对线上,尤其是网红直播、电商微商。

村内如今分布着99幢商住房、1200间店面、1000多个微商品牌,集聚着网红主播5000人,相关从业者超2万人。火红色的统一店招上大同小异地标着“快手”、“抖音”、“直播”、“爆款”等字样。四层半的商住房是村里的标配,通常楼的最上面半层用来睡觉,往下三层作为仓库,地下一层专门进行直播。

每天下午,你会看到来往穿梭的调运货车和行色匆匆的拿货商人。晚上七点左右,来自五湖四海的主播们,开始在手机屏幕的方寸之中肆意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场盛大的直播带货热潮直到凌晨两三点才会逐渐褪去。北下朱也因此成为全金华夜间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最早的时候,北下朱还是个年画专业村,全国90%的年画都是从我们这出去的。”村党委书记黄正兴回忆,2008年北下朱启动旧村改造,之后引进工量刃具专业街,以地摊为主。2015年前后,村两委主动出击释放红利,以减免房租等形式邀请电商创业者来村创业,通过铺设光纤等设施,形成了打造电商村的良好局面。2017年起,村里每年投入30万,至今已连续举办了3届微商大会,进一步打响了口碑,扩大了知名度。

随着短视频的爆发式增长,2019成为直播电商元年,曾经被视作娱乐休闲工具的短视频APP摇身一变,解锁带货新模式,逐渐改变了一些产业和经济形态。一直处在业态风口浪尖的北下朱再次抓紧机遇,在原有产业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正式从微商村向网红直播村转型。

48小时发货背后的强大供应链

在福田街道振兴社区书记刘训恒看来,北下朱的这场转型,也是义乌小商品经历的又一次创业。而这次创业,是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兴起的。

快手直播平台上小有名气的主播闫博,可以说是最早踏足北下朱从事“社交电商”的创业者之一。一次偶然,闫博开始直播带货,一个月卖掉35万件羊毛衫,在当地创业圈引起巨大反响,越来越多怀揣创业梦想的外地人涌入义乌。而今,他的“创业之家”培训机构已经成功培育出1300多个主播。

去年底,网红直播电商在北下朱全面爆发。“仅一个下骆宅片区就达到义乌快递总量的26%,数据潜力巨大。”今年4月11日,原义乌申通副总裁方水耀察觉到北下朱潜在的商机,拿下无印良品的线上总授权,来到这里做起了社群团购服务,“普通电商一天的销售量,通过嗨团2小时就能搞定。”6月起,方水耀开始向直播转型。如今,他的团队有来自快手和淘宝平台的网红主播30余人,平均每3分钟可实现1万单的销售量,销售额达100多万。

在北下朱,商家可以在产品走红的第二天就提供出40万单的供货量,可以且必须做到48小时发货。而如果找工厂下单,最快也要15到20天才能拿货。其中的秘诀就在于,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强大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