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6-13 08:26 的文章

2019成都,请回答世界城市的创新逻辑

    硅谷的启示

    上世纪80年代,硅谷的集成芯片制造者将半导体储存器的市场让给了日本的竞争者,造成失业潮,并波及地区之外的其他高新产业。硅谷如何突围?它带来了什么启示?

    照搬的悲剧

    一些“云里雾里凑热闹”的城市,试图照搬北京、上海的模式,但又不及其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被远超在赛道之外。

    未来的思考

    相似的创新发展力是难以持续的。有专家指出,中国未来发展更应该像美国聚焦型发展模式一样,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自己特色的聚焦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

    创新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这一逻辑也同样适用于城市发展。不管是否清楚创新到底是什么,是否有创新的产业基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匆忙地戴上这顶时髦的帽子。

    但是,创新究竟是小部分人的狂欢,还是所有城市的“必需品”?中国最需要怎样的创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邹悦

    创新在哪里崛起?

    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认为,过去300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财富唾手可得的状态中,人类总是习惯于采摘低垂的果实。而现在,那些触手可及的果实已经被摘之殆尽,科技红利已经耗尽。

    在研究创新之前,我们首先从史上敢提创新的城市中寻找原因。

    以美国最知名的地标为例,百年以前,硅谷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克拉拉谷,还只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而后,随着美国电子工业的萌芽,工业企业开始在这里成长。

    而成就今日之硅谷,源于一次产业革命:上世纪80年代,硅谷的集成芯片制造者将半导体储存器的市场让给了日本的竞争者,造成失业潮,并波及地区之外的其他高新产业。

    数十年后再来回顾,创新才是硅谷突围的根本:利用因特网技术的开发和创新,硅谷的创新倾向越来越突出,即依靠信息和脑力的工作如软件工程等越来越多,而像产品制造等脑力含量少、体力含量大的工作则逐渐通过借用外地和外国的劳动力完成。

    与之相反的是,曾孕育了美国最早的科技行业——汽车工业的底特律,则因缺乏创新,在丰田等外来车辆“入侵”的浪潮中落败。

    市场格局的转变,倒逼硅谷从制造转向创造,这亦是当今大多数创新城市崛起的“秘诀”。

    曾经以传统制造业著称的德国,在亚洲人口红利的冲击下,也经历了从生产商向尖端研发迈进的过程。德国制定《国家工业战略2030》,明确要提高德国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确保或夺回其在相关工业领域国际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事实证明,无论是硅谷式的产业格局变化,还是德国式的人口红利倒逼,创新大多崛起在城市发展的拐点上。城市面临的困难越是突出,创新越是让其更快“重生”。

    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至少有上百个城市在其发展规划中谈到创新,但如何在创新革命中跃上青云,而不是云里雾里凑热闹,才是真正的考验所在。

    如果说城市发展倒逼了创新,那么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有的城市已经较快地提升了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但有的却没有,甚至慢了几拍?

    这要回到创新的前提条件:必须有长年累月的产业积淀。例如,在苏联解体时,以色列曾接纳了100多万犹太人,其中不乏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并用建立孵化器、创投基金的办法,来解决安置问题。数十年后,他们仍然是特拉维夫被称作创新之城的基础。

    新加坡在发展技术密集型经济之前,也同样经历了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经济,在先期奠定了实现创新技术变现的经济条件。

    近年来,中国城市也对“创新”情有独钟。有人甚至绘出了地图: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认为,城市创新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城市繁荣程度。这也意味着,创新能力强的城市就如同今天的华为,困局来临前就已经做好准备。

    这包括正在寻求科技领域创新的北京。此前,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翼和东三省曾肩负着中国最重要的工业生产任务。时代在进步,老厂却在式微,余下的工业基础成为了北京在面临市场颠覆下的重生之法。

    但一些“云里雾里凑热闹”的城市,试图照搬北京、上海的模式,但又不及其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被远超在赛道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