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0-21 14:14 的文章

共享充电大幅涨价:行业规范缺失、标准未定问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共享充电宝已告别“一元时代”,租金甚至涨至8元每小时。蓝鲸TMT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发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场所、不同店铺,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均不相同,在其发展扩张的过程中,已经历多番涨价。

共享充电大幅涨价:行业规范缺失、标准未定问

  共享充电宝与共享单车一样,都是伴随着共享经济的浪潮而起,但发展至今,两者所处的境地已然不同。与共享单车企业普遍亏损不同的是,共享充电经过“百电大战”的多番洗牌后,目前已形成“三电一兽”的市场格局;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充电领域的几家头部企业陆续实现了盈利。

  那么,共享充电行业对比共享单车而言,究竟胜在了哪一环?共享充电宝的租金会不会继续增长?在行业规范与标准均未确立的情况下,这一细分行业的发展前景又是如何?

  价格成倍增长,收费规则不统一

  近期,记者走访了北京朝阳大悦城、凯德MALL等多家商场与餐馆,发现共享充电宝计费标准由之前的1元/小时提升为1.5-2元/小时不等,而酒吧、旅游景区等场所的共享充电宝收费相对要贵一些,价格在2-5元/小时不等。记者查询了街电、小电、来电、怪兽的共享充电宝小程序或者公众号,均未显示具体的计费规则。

  蓝鲸TMT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怪兽充电方面相关人士,对方表示,其产品在不同地区的门店收费标准有所不同,扫码使用时收费标准会展示在手机上,价格由公司进行统一阶梯定价。据介绍,充电宝的收费标准是综合考虑设备成本、场地租金、人员工资成本等因素所制定,如果不同商户收费标准不一致的话,与公司定价策略或者商户参与定价也是有关系的。也会有每小时5元的收费情况,比如在景区内租借充电宝可能就比较贵一点。

  而来电方面相关人士则表示,因为公司与不同的商家合作,所以收费是不一样的。该人士向记者介绍指出,来电与商家合作时会与商家进行沟通,沟通协商后制定收费标准,每一个充电宝收费都是有上限的,因为每一台机器收费不一样,所以收费上限也不一样,有100元、128元、150元等;一般是每小时2元,但也有收费3元、4元的,也遇到到每小时5元的订单的。

  关于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原因,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表示:“因为共享充电宝最开始用的人不是很多,场景也不是很多,所以现在共享充电宝在品牌扩张和地域扩张的时候,需要通过涨价的方式来让提升企业的利润。而不同的地理位置有不同的收费,这个情况应该是正常的,但对于用户来说定价如果偏高的话,可能会对相应的品牌有一些影响。”

  对于共享充电宝未来还会不会继续涨价,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表示:“应该不会再上涨了,如果一个行业不停涨价,那说明这个行业存在很大的问题。”

  而于斌对此持反对意见,于斌认为,将来共享充电宝的价格还会有上涨的可能性,共享充电宝是一个应急的产品,比如用户在手机没有电的情况下,他会优先去选择能够及时充电的方式,此时,用户可能就不会考虑太多价格因素。

  与此同时,多位共享充电宝用户对蓝鲸TMT记者表示,共享充电宝的用途主要是应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不会太在意价钱,但如果价格太贵,很可能会影响用户第二次使用的意愿。

  从“烧钱”扩张到行业大洗牌,市场进入精细化运营

  时间追溯至2017年上半年,彼时,共享经济概念掀起一股热潮,共享单车、共享短租、共享办公等风起云涌,同时,资本市场也相中了共享充电这一领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7年3月始,共享充电宝公司频频获得融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行业共获得10多笔融资,有30多家投资机构入局,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投资机构不乏顺为资本、高瓴资本、IDG、红点中国、元璟资本等知名投资企业及知名投资人。

  互联网巨头企业腾讯与阿里也相继入局,继腾讯成为“小电”的战略投资方后,“来电科技”也与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务。

  此外,2017年5月,电商平台聚美优品宣布,以3亿元人民币投资移动电源租赁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此次投资后,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将担任街电董事长,而聚美优品也将持有街电近六成的股份。

  彼时,共享充电宝在业界存在一定的争议。素有“娱乐圈纪检委”之称的王思聪曾在朋友圈发表态度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经济下的产物都有着无一例外的共性,那就是烧钱,谁能经受得住“补贴”大战,谁就是最终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