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西安赛格集团董事长 最重要的顾客不是500强 而是消费者
两年前,“赛格”对我还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火”的世界皆知,我不可能不知;说陌生,是因为近在咫尺却未曾深入,甚至“赛格”两个字什么意思也不清楚。
和“赛格”高层的结缘是因为“道”,我们都是《道德经》的喜好者。两年前的第一次见面,“赛格”总裁竟把我约到了西安市郊外的翠华山,而且是在晚上。这更让我对“赛格”的操盘者充满了好奇。清泉潺潺、明月相伴,在苍穹之下,我们有了第一次谈话。
也就是那时,我才知“赛格”两字原是英文“SAGA”的发音,意思是“传奇”,毫无疑问,“赛格”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商业传奇。叫“赛格”的企业南方还有,但此赛格非彼赛格,纯西安制造。
赛格电脑城运行已19年,累计销售过千亿,谁知那里曾是荒废了十几年的烂尾楼;赛格国际购物中心自2013年落成后接连制造销售奇迹,2018年的销售额更是超过了70亿,而在“赛格”进驻前,这里还是一个4年的烂尾坑。
为什么在别人看似不可能或没有成功的地方,“赛格”做成了?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奥秘?两年间,我多次出入“赛格”,陌生的它渐渐熟悉,一些普通消费者无法感受的秘密也迎刃而解。
拿赛格国际购物中心举例,商业成功暂放一边,但就外观表象,就有几处可圈可点,姑且称为“赛格三奇”:一是长达50.3米的“亚洲第一梯”;二是总面积约400平米的全球最大的室内景观瀑布;三是四层通透、拥有2000余停车位的全球最大的楼顶阳光停车场。
这三奇任何一个都是亮点,汇聚一地更绝非偶然。
“亚洲第一梯”直通6楼的餐饮区,最初设计时也存在不少争论。顾客吃完饭不买东西怎么办?我们也看到不少商场的电梯都是绕来绕去,尽可能多的延长顾客在商场的时间。可“赛格”高层不这么想,“买不买是顾客的自由,如果人家不想买不想逛,那只能说明自己做的不够好”,这是“赛格”的逻辑:与人方便、提升自己。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亚洲第一梯”,还看到78部扶梯、17部直梯共同构建的方便快捷的购物动线。
他们最初也并不想争什么“亚洲第一”,只因为餐饮区在六楼,太高了,要直通六楼就必须有这个长度。为了解决动力、承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赛格”又花巨资请了世界上最好的德国电梯生产商制造,于是“亚洲第一”就这么诞生了。不想当“第一”却成了“第一”。
说到室内巨大的水面,更是有趣。水流长度108米,从东流向西,他们说,上善若水,东方的水是最好的,我们要创造一个“从东方来到西方去”的奇迹。
如此之大的水面和瀑布,一来调剂了室内空气,二来也变成了景观,“人人都喜欢青山绿水,我们就帮助消费者满足,把大自然搬到室内来”。一个简单的“搬”字,却凝结了赛格人多少心血,他们找到了中科院,找到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水景创作原班人马,最终梦想成真。
还有阳光停车场,更是一大创造。身边很多朋友去赛格购物,就是想体验一下楼顶停车的奇妙感受。过去停车就得去地下室,阴暗、潮湿、压抑、空气也不好,这些为什么不能改变?为什么不让阳光普照呢?“赛格”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有人说,这是从哪个国家学的先进经验呢?这还真不是学谁,“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有时不自信就在这个方面,觉得好的东西,一定就是学外国的”。
既然是传奇,就得有创造。从“赛格三奇”可见,“赛格”是一个“有故事、有创造、有心”的地方。中国有“人事”一词,暂且曲解一下,我以为,人事、人事,“人”永远在“事”前,“人”对“事”才对。所以,对“人”的关注和探究,一定是破解所有秘密的钥匙。
西安赛格集团董事长刘耀文和总裁赵贵,两人是绝对的发小,也是很好的搭档和合作者。他们很低调,低调的甚至很难在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同时,他们又很务实,务实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最终,董事长刘耀文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赵贵笑着对记者说,刘总的意见和他一样;刘耀文则开玩笑道,自己是在用理论证明赵总是正确的。两人有着一种默契的幽默,甚至说话的语调和方式都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