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0-01 12:50 的文章

伊利:开创多个第一 引领乳业前行

  在“没票寸步难行”的年代,一张奶卡凝结了呼和浩特市民陈继华与哥哥的美好记忆,很难喝到的牛奶也在北京市民张爱华的脑海中打下了“奢侈品”的烙印。改革开放后,牛奶从“没见过、没地儿买”,到种类丰富、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变化与中国乳企龙头伊利集团的多个“第一”分不开。

  从内蒙古的地方小厂,到引入利乐液态奶生产线,极大延长了液态奶保质期,开启中国的“液态奶时代”……多年来,伊利用技术和品质开启了中国乳业发展的新时代,改变了国人的饮奶习惯,并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

  进入消费升级新时代,伊利应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洞察市场需求,依托创新研发屡屡引领“国乳”潮流。在乳业全球化大背景下,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于今年4月首次提出“全球健康生态圈”概念,伊利正用全球优质资源让每一位消费者拥有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

伊利:开创多个第一 引领乳业前行

伊利集团。

  票证年代留下“白色记忆”

  在伊利集团乳业博物馆,收藏着45年前的一张“月份付奶卡片”,上面依稀印着“地方国营红旗区牛奶厂七三年”。那个年代,每次领取牛奶后,卡片上的对应日期都会盖上一块小小的红印,而取奶记录和饮奶时光仍然鲜活留存于百姓的记忆中。

  “那个时代票比钱管用,没票寸步难行。”提起过去,现年61岁的呼和浩特市民陈继华感慨万千。

  1953年10月,我国出台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进入“票证时代”。细粮票、粗粮票、糕点票、豆腐票、棉花票、肥皂票、煤气票、节日票……在陈继华的记忆里,所有票证都关系着一家人的“福祉”,其中牛奶票令她印象最为深刻。

  刚上初中那会儿,陈继华身体特别不好,一个远房亲戚得知后,特意送来一张牛奶票。陈继华的哥哥从此多了一项任务——每天提着玻璃瓶子去供销站打牛奶。那年2月的一天,呼和浩特天寒地冻,哥哥从外面回来时膝盖和胳膊肘都摔破了,可是手里的牛奶瓶安然无恙。“每次回忆起这一幕,心里都不是滋味。”

  而在距离呼和浩特500公里的北京,59岁的张爱华对牛奶最为深刻的记忆,是大约20年前为给病中的母亲补身体,父亲每天特意到隔壁村打上一瓶鲜牛奶,还要严格在下午4时给母亲饮用。

  从此以后,牛奶成了张爱华全家人的营养首选,“每每觉得吃得差了,不够营养了,就想喝点牛奶找补找补。”张爱华说,如今生活变好了,牛奶种类越来越丰富,购买起来也非常便捷,但在她心里,牛奶仍然是珍贵的“奢侈品”。

  实际上,陈继华当年喝的牛奶来自伊利集团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1956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选择奶牛品种好、规模较大的7户奶牛养殖户组成养牛合作组。之后,养牛合作组不断壮大,更名为“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当时拥有1160头奶牛,日产牛奶700公斤,职工人数117名。

  据伊利老员工回忆,在过去的困难时期,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节衣缩食,凑钱买饲料,让奶牛吃饱吃好,力保牛奶的品质。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这些养牛人也没有想过放弃。正是他们,让许多中国人在票证时代留下了关于牛奶的“白色记忆”。

伊利:开创多个第一 引领乳业前行

伊利牧场提供优质奶源。

  迎来软纸盒里的牛奶时代

  从追着奶车打奶,到随时随地饮奶;从凭奶票排队订奶,到APP上“一键订奶”;从速溶奶粉、玻璃瓶老酸奶,到柜台里令人眼花缭乱的乳制品;从缺母乳的婴儿只能喝米糊糊、代乳粉,到为中国婴幼儿量身定制的“配方奶粉”;从呼和浩特一家地方乳企,到位列全球乳品行业八强,伊利的成长史反映出中国乳业的发展史。

  资料显示,1993年,由于各地相继取消鲜奶价格补贴,加之饲料成本大幅上涨,我国乳制品产量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此后,通过一系列补救措施,国内原奶产量在1995年至1999年实现年均5%的递增,乳业也逐渐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1993年,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制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据伊利老员工回忆,早年伊利牛奶虽然产量大、品质好,但囿于传统巴氏杀菌工艺,保质期短,无法长途运输至外地销售。当时利乐包装技术能使牛奶保质期延长6至8个月,但引进一条生产线要1000多万元,这对当时的伊利来说算是“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