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9-22 13:13 的文章

养猪企业走访:母猪存栏目标调高5成 项目昼夜施工

  产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在中国养猪行业,传统的家庭养殖长期以来占据主导。曲向阳指出,中国养猪行业的工业化进程才开始10年左右,目前国内前十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0%,产业集中度很低。

  据中新网报道,目前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仅为49.1%,规模以下养殖户点多面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率为70%。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规模养猪场(户)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以上。到2025年,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规模养猪场(户)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原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天邦股份首席科学家傅衍认为,与传统家庭养殖及小型养殖户相比,规模化养猪场优势明显。小养殖户的料肉比(猪长一公斤肉与所需饲料的比值)一般在3以上,规模化养猪场可以做到2以下,生产成本低很多。小养殖户的母猪一年分娩仔猪一般在20头以下,规模化养猪场一般在25头以上,生产效率也高很多。

  养猪场的生物安全设备和粪污环保设施,投入资金大,管理成本高,小养殖户的配套设施通常不够完善。疫病抗风险能力和市场供应保障能力,也要求中国养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曲向阳介绍,美国前十大养猪集团的产业集中度超过50%。中国的工厂化养猪模式差不多起步于10年前,主要参照学习美国,走规模化、工业化道路。虽然目前占比还不高,但近年来各大养猪企业扩张速度都很快,未来这一进程还会进一步加速。

养猪企业走访:母猪存栏目标调高5成 项目昼夜施工

  工厂化猪舍。澎湃新闻记者程真图

  眼下,影响规模化养猪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地。荣世进表示,在中东部地区特别是养猪大省,能够用来建设猪场的后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加上小养殖户分布密集,要获得一整块生物安全条件良好的土地非常不易。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猪肉的稳定供应有利于社会安稳。荣世进建议,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重视生猪养殖,在土地调整时结合实际“化零为整”,为大型猪场建设开发出更多可供选择的后备土地。

  建议设立“生猪产业发展基金”

  和其他大型养猪企业一样,汉世伟集团近年来在行业内加速扩张。特别是近期,因为生猪供应偏紧,加上政府一系列支持政策连续出台,汉世伟集团的扩产步伐进一步加快。

  曲向阳透露,目前汉世伟集团在各地有十几个养猪场在同时施工,24小时昼夜不停。荣世进也指出,山东汉世伟在菏泽投资7.2亿元建设两座母猪场,四座育肥场,7月18日动工建设,为加快工程进度8月10日起开始夜间施工。6个猪场将于明年一季度全部竣工,设计母猪存栏量共计2.6万头,年育肥猪存栏量27万头,出栏量60万头。

养猪企业走访:母猪存栏目标调高5成 项目昼夜施工

  夜间施工。山东汉世伟供图

  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对2020年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等将给予一次性补助。中央补助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最低不少于50万元,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曲向阳介绍,根据养猪场生物安全设计等级,汉世伟集团平均每头母猪的综合建设成本在8000—10000元,平均每头育肥猪的综合建设成本在1000—1400元。中央补助可解决养猪场部分资金问题。汉世伟集团将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继续推动规模化养猪场建设。

  结合最新行业态势,为增加生猪供应能力,汉世伟集团大幅调高了母猪存栏目标。曲向阳表示,汉世伟集团此前拟定的今年母猪存栏目标是24万头,近期调高为36万头,增幅50%,较2018年18万头的存栏量增加一倍。

  面对猪肉价格形势,汉世伟集团响应政府号召,在生产、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

  荣世进介绍,山东汉世伟将原计划养到150公斤的肥猪,目前在120公斤左右就及时出栏,尽快供应市场。1到8月,山东汉世伟共出栏肥猪20.05万头,9到12月拟定总出栏目标25.54万头,比前8月总出栏量增加27.38%。

  山东汉世伟还延迟母猪淘汰时间,增加母猪生产胎次。原来设定5胎,目前调整为6到7胎,以提供更多的仔猪;对部分母猪实行场外配种,缩短空栏时间,尽快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