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9-17 04:51 的文章

南充丝纺服装产业集群前景可期

2018年丝纺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13.1%

南充丝纺服装产业集群前景可期

南充丝纺服装产业集群前景可期

 
蓬安县新园乡“蜀北桑海”蚕桑基地。  

近年来,南充紧紧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战略目标,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致力于建设 “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据统计,2018年,全市蚕桑丝纺服装及相关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13.1%。

9月12日,市委重大产业和项目推进办公室会同南充日报社组成采访组,现场踏访丝纺服装企业,感受南充丝纺服装发展的广阔前景。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丝纺服装产业快速发展

在嘉陵区新庙乡,成片的桑树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作为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的蚕桑基地,长期为公司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原材料。据了解,全市重点规划了南部、嘉陵、西充、仪陇、阆中、蓬安6个省、市级优质蚕茧基地县和50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现有蚕桑基地60万亩。

为保证丝绸原料的供给,早在两年前,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就进行积极探索。从蚕茧到丝绸,作为一条贯穿农、工、商的传统产业链,农户、企业等多方受益。

2016年和2017年,蚕茧价格波动较大,给成长中的银海丝绸带来不小的影响。面对原料供应难题,公司到绵阳、南部等地考察发现,建立蚕桑基地不仅可以稳定原料供应,还能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2017年2月,借助脱贫攻坚的东风,银海丝绸先后投资近1000万元,在嘉陵区新庙乡麻感坝村、合兴嘴村、新庙村、粉笔山村流转土地2500多亩,建立优质蚕桑园;流转2000亩果桑园,建立桑叶(养蚕)综合利用示范园。“蚕农不仅可以收取土地租金,还可以赚取务工收入。此外,我们把租来的土地免费借给贫困户耕种,让他们赚取额外收入。”银海丝绸办公室主任彭伟说,如今,蚕农除了冬季维护管理桑园,4至11月都忙于养蚕,一年四季都有钱可赚。目前,有800余户农户参与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年户均增收逾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蚕桑基地规模,不断满足企业的原料需求。”彭伟介绍,目前企业与水星家纺、富安娜合作,正在开发平板茧和黄金茧技术,提高蚕茧乃至丝绸的品质。今年4月,银海丝绸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同时又与省农科院蚕研所合作,启动蚕丝资源多元化研究与发展,通过蚕桑基地提高蚕茧产业,实现蚕桑多元化种植。

在发展蚕桑基地和生产蚕丝被的同时,银海丝绸采取电视购物、电商与实体门店等方式,广辟销售渠道。今年1至7月,仅电视购物渠道,该企业就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

参天银杏大树、百年老工业厂房、小火车、缫丝设备体验馆……每逢节假日,位于高坪区都京街道的六合丝博园,成为工业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据了解,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12年,1915年六合牌生丝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曾是亚洲最大的缫丝厂,目前是中国存续时间最长的丝绸企业,被誉为“中国四川工业活化石”。如今公司所在的厂区占地178亩,保留了从清末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各种建筑,以及不同年代制丝制绸机器1000余台,且90%以上的建筑和机器设备还在正常使用。以“新时代、新丝路、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即将在我市举办,届时,六合丝博园将张开怀抱,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市茧丝绸行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13.5亿元,新增无梭剑杆织机200余台。目前,我市已在20多个省(市)和国内著名风景区开设了150多个南充丝绸、桑茶食品专卖店、加盟店和连锁店,部分企业已在美国、意大利、德国、巴西、印度等地设立了营销办事处。中国茧丝绸产业网在我市正式投入运营,入驻企业达1100余户。我市10多家企业进入淘宝、京东、网库等国内主要电商平台,每年电商网络交易额达30亿元。

丝纺服装产业作为带动南充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将用5—10年时间,培育壮大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丝纺服装生产研发基地、丝纺服装产品集散中心和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我市还出台了《南充市实施“155发展战略”推进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2017—2021年)》等多个配套文件,推动丝纺服装产业科学发展。

近年来,南充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大力强化发展举措,全市丝纺服装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